晚上,林鸿彬把组长和财务召集起来,沟通改组工作组的事情。
“在沟通改组工作组之前,我先说下我的一些想法。第一,我们是知青林场,是以知青作为主体的工作单位,知青不是职业工人、不是农民、不是军人,是知青就还有很多不确定性,但可以确定的是知青的未来有无限可能。
我知道你们里面有很多人才,只是缺少一些机会,所以我希望知青不被某个具体的工作岗位限制,多多的接触各项工作,给自己多一些锻炼机会。”
语言是为目的服务的,林鸿彬就是想让知青们轮岗。
郭子好和邱明林神色淡定,但四位组长若有所思。
一阵讨论后定了几个事。
一是所有男知青划在在伐木组或劈柴组名下,增加这两组的人员,同时减少这两个组的工作时间,剩余的工作时间改在各个试验小组里工作,每个男知青每周在伐木组或劈柴组工作四天,在实验小组工作两天,采取轮班制调整工作时间,后勤组无休的情况必须解决。
二是春耕、植树、育种或某种紧急任务采用会战制。全体或抽调部分知青参加会战。
三是成立各种业余兴趣小组,比如文学、唱歌、书画、机械、厨艺等等,业余生活必须丰富起来,每个人必须加入一个兴趣小组。为此,下午上工时间推后一个小时。
四是,条件成熟时成立生活服务小组,像什么理发、修补衣服之类的。
这个时候,之前整理的工作流程、岗位职责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林鸿彬还让各组长给各个岗位整理一份岗位工作指南,把各岗位工作细节、注意事项都给列出来,有了之前的工作流程整理,这个事不算太难。等把这些整理好了,就可以进行改组了。
正月初五,雨水,又是雨天,虽然下的不大,但室外的活不好干了。所以林鸿彬还是给知青们放假了。
林鸿彬又把组长和财务召集起来,继续做文案整理。这种工作很繁琐,但对这些知青而言,文字工作才是他们大部分人的理想工作。通过文案整理,对林场的运营有了文字化的描述和提炼,这几个组长和两位财务对管理认知有了巨大的提升。
正月初六,今天终于放晴了,虽然是星期天,但还是上工了。八叔公林振元和堂叔林国宣也带人来了,正月初五的大年过完了,可以出来挣钱了。
棚子已经弄好了几个了,做好的棚子、檩条。村里的其他人也过来了,土坯房得继续盖,几天的小雨对土坯影响不大。
各项工作有条不紊的向前推进。
下午,回榕城和鹭江的四位知青回来了,下午从县里到古邑的只有一趟车,所以挤到一起了。到古邑时已经4点多了,由于提了一大堆书,所以他们大胆找到供销社帮忙送过来。章主任也给面子,安排了车。
过年前,林鸿彬给榕城和鹭江的四位知青每个人20块钱,并开了介绍信,让他们去大学周围的回收站找被卖掉的大学课本,还真找了一些回来。林场的图书角有书了,图书角就设在餐厅的角落,让堂叔林国宣钉了个简易的书架,林鸿彬把书本稍微的分类:基础科学类、人文社科类、工程机械类等等!
蔡秋华带回了一些辣椒过来,她家是闽北移民榕城的,是爱吃辣的,她已经忍了半年了,趁着这次回家,带些过来,一部分种,一部分吃。做辣椒酱的时候被林鸿彬拿了两个。
李建嫦带回了两个番木瓜,她说是他家家院子里种的。在她们吃木瓜的时候林鸿彬留了一些籽。林场太冷了,木瓜会被冻死。
吃完饭后林鸿彬把四位知青找来:“为了表彰你们4位同志为林场文化事业所做的努力,林场委托我向你们表示敬意,并对你们进行嘉奖。”林鸿彬借花献佛的给四个知青颁发了嘉奖奖状。
“场长,你骗我们,这分明是县林业管理局颁发的嘉奖。”
“你们就说喜欢不喜欢,开不开心吧。”
“开心!”“喜欢!”县里颁发的嘉奖分量明显比林场自己的嘉奖重啊,哪有不开心的。这也是他们工作以来的第一份嘉奖证书。
林鸿彬把单据收回来,林场现在也没什么钱报销,等一等再说,实在不行就直接拿林场的木材换,林场也就木材能换点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