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人无横财不富(2 / 2)

戒指就多了,有100来个,材料不外乎金、银、玉、翡翠几种,但款式就多了。

还有雀钗、步摇、耳环、耳坠、项链、项圈、臂钏、发簪、扳指、带钩等各若干,一些玉石、翡翠小摆件,一些玉牌、玉佩等。

还有一套珊瑚朝珠,这是二品以上的官员才能佩戴的;一套青金石朝珠,这是四品官佩戴的。

种类这么多,搞的像开首饰铺的。

还有三块石头让林鸿彬欣喜不已。

一块色似红橘皮,却又比橘皮的红色更深更浓,如同红琥珀一般明艳动人,但其又比琥珀多了几分温婉可亲的质感,带着萝卜一样纹理,林鸿彬掂了掂,重有七两多一些。

两块石头黄而带赭,如熟透的枇杷色,同样带着萝卜一样纹理,摸起来温润细腻,一块重九两左右,另一块有八两。

这些应该都是田黄石了。都说一两田黄十两金,黄金易得,田黄难求。不知这田黄石品级,但看着很舒服。而且都是超过七两的大石头了,三块加起来都两斤多了,是不是意味着这些值20斤黄金?

他重生前,20斤黄金有7-800万,不知道这几块田黄放个几十年能不能值800万。这是没雕过的石头,价格会低一点,如果有大师的加持,那价格肯可能是几十上百倍的涨。

柜子打开查看。

一些应该是古书画,但林鸿彬基本不认识这些落款,他只是练了几天字,对传统书画见识还是太少了。

近代名家的落款倒是认识些:张大千、齐白石、弘一法师李叔同、于右任、吴冠中、黄宾虹、吴昌硕、李霞、李耕等。

这些大家中有一部分人产量还挺高的,收藏这些人的作品也不是很难。

像张大千一生创作了6万多幅书画作品,齐白石也有1万多幅书画作品;于右任、黄宾虹、吴昌硕、吴冠中等人的作品数量也相当的丰富;弘一法师李叔同最后的十几年在闽省弘佛法,也留下大量的作品;李霞、李耕则是本县的书画名家,收集他们的作品也不难。

只是林鸿彬也就学了几天字,对这些东西可不会鉴赏,更不会鉴定,这些东西也不知道是真是假、是好是孬,统统按真的先藏起来再说。这些名人的作品多,但流通的假货也不少啊。

真是大收获,就算是重生了,林鸿彬还是个土包子,哪里见过这么多的首饰、珠宝、玉石、书画?嘴里不停的喊着“发了,发财了”。

林鸿彬心里暗叹:果然是杀人放火金腰带。

不知道这些是那山哥祖传的,还是通过各种手段弄来的?不管是抢的、偷的、逼迫的、还是挖出来的,能搞到这么多东西,这山哥看来也是有本事的人,怪不得有点傲。

解放前,一大批有钱人带着资产跑路了,但还是有一部分地主、富商们没有跑走,他们多把家里的贵重物品找个地方埋藏起来了。而这些藏起来的东西真被人弄走了也没地方说理,也不敢说。

不过现在这些都是自己的了,怎么查也查不到自己头上。就算是那几个供出还有个铁柜子,但关自己什么事?要问就是没看到。反正那天他出门是空手出门的,而且那个大铁柜子也不是一个人能弄的动的,何况还没有拆墙。

把钱票取了出来另放,把几个散的首饰放在一起,然后整个柜子都送进仓库,那里不会变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