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崇阳人族的生存命脉,如今几乎全系于阳势带回的那些物资之上。他对此下了死命令:绝不容许一人冻死,一人饿死。
因此,尽管天地已陷入凛冬的沉寂,崇阳人族却比以往任何一个季节都要忙碌。在凛冬极寒的生存缝隙间、搏那生死一线。无声的奋战从未停歇。
整座城池在风雪中,在寂静的极寒下涌动着求生的炽热。
有人埋首于闪烁的符文之间,为一个“火生符文”的结构绞尽脑汁,竭力解析着其中能量的流转路径与储存方式;有人则日复一日顶风冒雪,外出搜寻日益稀少的木材与煤火石,尽管多数时候只能空手而归。
与此同时,印堂馆的孔最院长也开启了一场遍及全族的知识普及与天赋摸排,尤其侧重于年轻一代的灵智、悟性与领悟力。至于修行天赋——事实上,在这严酷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族人,无不锤炼出了极为坚韧的意志。军中修士的成长,便是阳曦、库房、秉风三位神通实力的强者在吸收阳势带回的数种典籍功法后,将其细化编入日常演练,一步一个脚印地向着既定的目标提升。
风雪肆虐,长夜难明。但在这片被严寒封锁的土地上,无人安眠,无人歇息。所有人都在与时间、与天地、与命运进行着一场无声而壮烈的抗争。
自昨夜深入寒潭,直至次日正午,阳势始终维持着同一个姿态。他的食指悬于水中的灵晶毫厘之间,一下、又一下,精准点击在灵晶那微弱摇曳的能量边界上。
这过程,精密如光刻机在蚀刻五纳米的芯片,容不得分毫偏差。他已连续不断地“生产”了五个时辰,期间击碎、击裂的灵晶多达十余块。
不知何时起,五名禁卫悄无声息地潜入潭底,围拢在阳势周身。他们极力收敛气息,生怕一丝多余的波动都会惊扰到殿下那臻至化境的微妙状态。
他们为何而来?
只因阳势身边的水域,竟是暖的。
原来,他虽将指尖的劲道控制在极精微的境地,但为了维持这等精度的持续发力,其精神与精元的消耗却极为庞大。身躯其余部分不自觉外溢的能量,已悄然将周遭的潭水加热。
这些禁卫早已知晓,凡经殿下以这种方式“加工”过的水,皆蕴藏着难得的灵性。因此,当发现这一现象后,他们甚至等不及潭面冰层完全融化,便迫不及待地潜入其中,或浸泡,或小口啜饮,汲取着这份意外而珍贵的馈赠。
倘若不是正值凛冬,气温酷寒,按以往的情形,阳势所在的这片冰面恐怕早已开始融化解体。
此刻,寒潭之下,禁卫首领解溪游近阳势身前,只见他技击的指尖前方已空无一物,唯有一片扭曲的视觉边界。
她伸手探去,指尖触到的却是一大块坚硬而透明的实体。当她将那透明物体轻轻移开,阳势那持续了数个时辰的动作,才仿佛骤然失去了目标,不受控制地缓缓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