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看看,这臭小子不在大本堂也不去校场,跑这作甚。”
其实老朴也不确定看到的是谁,但看着对方年纪不大,只论身形来看也就四个王爷,老朴就随口说了个年龄最大的潭王。
“老八!你在这作甚?”
“父皇!”潭王看到朱元璋先是一惊,随后立马就反应过来急忙行礼。“儿臣拜见父皇。”
“免礼,这个时候你不在校场,也不去大本堂,在这作甚?”
“儿臣是来看望母妃的,舅舅死后母妃时常流泪,儿臣就想着多来看一看母妃。”
朱梓的母妃就是定妃达氏,他说的舅舅就是承天门的门正,潭王的说辞朱元璋听了点了点头,也就没再多问。
“好孩子,你母妃没白疼你,你且去吧。”
“儿臣告退。”
潭王的说辞让朱元璋又想到了达康,一个因为朱元璋大意被杀的之人,于是朱元璋在潭王走后心思又转到了达康的后世上。
“达康的身后事处理的如何?你可知晓?”
“这事老奴实在不知,老奴这就寻人问问。”
“不必了,改明儿你在宫里挑几件东西,送到达府去,就说是定妃给的。”
“老奴记下了。”
“这事你要记在心上,选的东西可以贵重一些。”
“老奴一定办妥。”
“陛下,外头来人送奏本来了。”
一个内官低着头火急火燎的从外头跑了过来,这种大事肯定要第一时间禀告朱元璋。
“又送了多少过来?”
“二百三十七本。”
“太子那呢?有没有?”
“太子殿下那收了二十二本。”
“送一百本过去给太子,再问一问昨日的奏本太子看完了没有,如果看完了就顺便带回来。”
“奴婢遵旨。”
“皇长孙在干嘛?你可曾看见?”
“奴婢从外头来的时候,瞧见皇长孙在几位大学士那里请教政务上的事情。”
“好事!”朱元璋先是夸赞了一声,对朱雄英的行为给予了肯定,接着又朝着内官继续说道。“去让人给几位大学生送些好茶和点心,莫累着了他们。”
“奴婢记下了。”
“你且去吧。”
“奴婢告退。”
“你又有何事?”来人还没走,外面又快步走来一个内官,朱元璋就是这么辛苦,想在花园里逛一逛都不得闲。
“启禀陛下,巩昌侯和济宁卫平佥事求见。”
“回来的还挺快,咱还想着他们还得过两天才能回来呢,把他们带过来吧。”
“奴婢遵旨。”
朱元璋内心了然,二人回来的这么快,不是李文忠的推算出错了,二人肯定是脱离大部队快马赶回来了,这种情况很正常,也不是打仗,早点回来也不算是犯忌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