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内忧(2 / 2)

从宏观来讲,那就是元朝残留的正统观念思想,在部分百姓和读书人眼中,元朝仍然是正统,所以朱元璋一直在强调自己是天命所归之人,但人跪久了想站起来太难了。

元朝虽然北逃草原,但元朝还存在,其军事力量也还存在,每时每刻都在想着南下复辟,这些跪的久了的早就摩拳擦掌等着了。

除此之外,就是淮西勋贵势力,淮西勋贵大多都是泥腿子起家,这帮人骤然得到这么大的权势,会做出什么事情来可想而知,可不只是我不吃牛肉那么简单。

不吃牛肉最多变态了一点,但现在的勋贵可是吃饭不吐骨头的主,他们侵占百姓田地,逼迫别人卖儿卖女,无恶不作,若不是朱元璋下了狠手让他们收敛了一些,天知道要出多大的乱子。

除此之外,勋贵们在地方掌管的兵权,以及和地方士族的勾结也是一大隐患,在战乱之时,地方豪强手里可是有不少武装力量的,他们控制地方,虽然表面臣服大明,但仍在地方上作威作福。

前元留下来的众多官吏,这帮人的忠诚度存疑,朱元璋不想用,但只能用,一边用着他们还得一边防着他们。

经济也是个要命的东西,元朝遗留的宝钞现在成了废纸,大明初立那几年民间甚至恢复到了以物易物的场面,商业活动几乎停滞不前,大明穷的也只能印宝钞来饮鸩止渴。

这都还只是表面上一看就看出来的东西,背地里的脏乱差还不知道有多少,朱元璋实在是太急了,面对这种烂摊子,他如果不下狠手,如何才能在短时间内稳住大明。

“东西都准备好了吗?”

“回皇后娘娘的话,已经都准备好了。”

“该送给哪些人,说哪些话,哪些人不能留,哪些人要隐下去,都明白了吗?”

马皇后坐在桌案前,手中还握着毛笔正在一句一字的书写着。

“老奴都记在心里呢。”

“吕氏的事情记得要一字不漏的告诉岳哥儿,这是我留的钉子,让他好生利用。”

“老奴一定一字不差的让郭千户记下。”

“那就去办吧。”

马皇后说着,将边上的金印小心的按在教令的右下角,轻轻朝着上头吹了口气。

“老奴这就去办。”

老梅低着头闭着眼睛,双手前伸等待马皇后将教令放在他的手上。

“小心收好了。”

明黄色的布条将教令系上,这道影响整个大明的教令被马皇后就这么随意的放在了一个太监手上,可以预见到,当这道教令出现的时候,究竟会掀起怎么样的风雨。

马皇后还贴心的给郭岳留了个借口,一个诛杀吕氏之时最有力的借口。

他打碎梅子汤,训斥吕氏,私下传播太子侧妃暗害皇孙,只要郭岳用这个罪名,文武百官再一回忆,那就没人敢质疑这个罪名的正确性。

若吕氏怀有异心,或朱元璋为了对付淮西勋贵一意孤行,那这个教令就是太子登基的杀手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