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这道圣旨中,将邵质任命为华盖殿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是吴伯宗,文渊阁大学士是宋讷,东阁大学士是吴沉,至于文华殿的大学士还没合适的人选,朱元璋还在参谋。
“臣等告退。”
四人美滋滋的捧着圣旨退下了,对他们来说,四辅官并不陌生,混日子的职位罢了,平日里啥都不用干,皇帝需要的时候在一旁给点建议,帮忙整理一下奏本就行了。
事实也确实如此,朱元璋创立的殿阁大学士也就比翰林学士高一个品阶,权力非常小。
也就相当于现在的秘书,有秘书的职责,却没有一丁点秘书的体面,现在你遇到上级的秘书还会给个笑脸呢,那个时候的他们可没有这个待遇。
但就是这么个殿阁大学士的制度,让个机灵鬼给发扬光大了,以至于让以后的大明不是一个,两个丞相,而是三个四个五个!他们被称为大学士,却行使着宰相的权力。
皇帝勤政之时还好,还能做到君臣共治,当皇帝处于懒政或弱势的时候,他们只要十年时间,就能把底层的官吏全给换成自己人!
以至于明朝中后期党政屡禁不止,这一场面当司礼监加入后更甚,往往内阁首辅想要推行政策有所作为,就必须被迫结党营私,打击异己,政治风气极其败坏!
到了明朝中后期,他们斗争的激烈程度甚至到了人气政熄的程度,你人活着政策是这样的,你人死了后新首辅就是另一种政策,谁死就清算谁,把他们身后的人给清理个干干净净,皇帝都插不上手,皇帝差点成了摆设。
这个制度真不能怪朱元璋,朱元璋知道自己该抓什么放什么,所以在他治下的殿阁大学士一直都是合格的机构。
他自己本人也勤政,朱元璋也知道不能给他们票拟批答的权力,后世子孙只要按部就班的照做就行了,但家里总有几个机灵鬼,懒鬼,调皮鬼。
不得不说,老朱身体是真的强,从早上四点钟起床,先是上朝,然后就是不停的批改奏本,一直批到深夜,一般人真顶不住。
“陛下,西安府来消息了。”
又是一天深夜,苦等了好几天的老朱终于等来了西安府的消息,哪怕已经是深夜了也必须要禀报,西安和太原的事情就是老朱现在心里的第一等大事,其他事情都得靠边站,哪怕是河南决堤都得排后面。
“人呢?还不带进来。”
朱元璋精神一振,急忙站了起来。
“奴婢这就把人叫进来。”
朱元璋看着退出去的内官,心情有些不愉,这人眼色还是差了点,自己明明都说了只要是西安和太原来的人直接带进来就行,还让人在外头等着,看样子得让老朴换个人伺候了。
“微臣参见陛下。”
内官也不是真的蠢,他把人带进来后直接就走了出去,还顺手把门给带上了,只不过现在确实太晚了,他也是本着宁愿多问一句也不愿犯错的态度问了一句朱元璋罢了。
“西安怎么样?”
内官刚把门关上,朱元璋就急不可耐的问道。
来人左右看了一眼,跪在地上又往前爬了几步,这才小心翼翼的开口。
“曹国公让微臣先回来告诉陛下,秦王无碍,是卫所官兵自作主张,现已伏诛。”
“那就好那就好。”老朱终于松了口气,自己做了这么多的安排,甚至和太子闹成这个样子,终于是把自己儿子给保下来了。
“曹国公有没有说什么时候回京?”
“微臣不知,不过臣回来的时候事情已经处理差不多了,估摸着也就是这十天半个月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