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弟朱橚恭迎太子殿下!”
“我等拜见太子殿下!”
“侄儿朱雄英,拜见五叔。”
“我等,参见周王殿下!”
开封城外十里处,周王朱橚带着开封府大大小小的官吏和士绅百姓,出城十里迎接朱标。
“诸臣公快快请起,快快请起。”
朱标表面上笑容璀璨,一会搀搀这个,一会又扶起那个,看起来一副和睦景象,心底却早已经骂了自己这个弟弟不知道多少遍。
河南此时正值水患,还闹着饥荒,最忌讳大张旗鼓的做一些没有意义的蠢事,他给周王去了两封信,特别交代一定不要安排百姓迎接他们,结果自己这个弟弟还是搞这么一出。
“大哥,百姓们正等着大哥您致词呢,请!”
周王指了指一旁早已搭建好的临时高台,示意朱标可以到高台上安抚民众。
周王搞了这么这么一出,朱标生气归生气,但该做的事肯定得先做,收拾弟弟放在后头也不迟。
“河南的父老乡亲们,诸位辛苦了!本宫奉大明皇帝陛下之命,特来看望大家!”
朱标登上高台,在一众护卫的簇拥下扯着嗓子高呼,他又怕老百姓听不懂,所以说的话非常浅显。
“近日黄河之水泛滥,田园淹没,屋舍倾颓,致使我父老子弟饱受饥寒流离之苦,此乃天灾之厉,陛下与我在京闻之,寝食难安,痛心疾首!”
朱标这段话说的很有水平,瞬间拉近了和老百姓的距离,让民众感到被重视和关怀。
“陛下常训诫本宫,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百姓之疾苦,即是朝廷之疾苦,百姓之饥馑,即是朱家之饥馑!今日,陛下钦拨的粮秣银钱已随本宫而至,必将尽速尽数发放至每一位灾民手中,助我等共渡难关!”
老百姓一听朝廷的赈灾粮草到了,心底也是松了口气,只要有粮就好,有粮食自己的家小就饿不死,有活路。
朱标朝着老百姓说完,转而面向地方官吏站定的地方再次开口。
“开封府诸位臣工,尔等守土有责,灾荒以来日夜辛劳,陛下与本宫俱知。然,此刻绝非松懈之时!赈济之事,乃当今第一要务!需做到户有所粮,人有所居,病有所医。凡有贪墨克扣赈灾钱粮者,凡有玩忽职守置民于不顾者,本宫必当奏明陛下,以大明律严惩,决不姑息!”
开封府众多官吏闻言,纷纷左右看了一看,太子说的话他们懂,让他们别伸手,好好赈灾,事成后有大赏,但到底有几个人能听进去就不得而知了。
朱标交代完官吏,再次转身面向老百姓高呼?
“父老乡亲们,天道无常,然仁德常在!陛下乃圣明天子,必不忍弃其子民,望诸位暂忍一时之困,遵官府调度,互帮互助,保全乡里,待水退之后,朝廷还将减免赋税,借给牛种,助大家重建家园,复垦良田!”
“本宫在此向诸位保证,不离河南!誓不与诸公共饱食!灾情一日不平,本宫一日不返京回旨!”
朱标以太子之尊,立下与灾民同甘共苦的誓言,再次鼓舞了河南百姓,让他们看到了生的希望。
上面的话虽然简短,但朱标说的话让人挑不出一点毛病出来。
朱标开头就说自己是奉了皇命,将功劳都推给了朱元璋,并且承诺自己一到马上开始救灾,用父老子弟拉进老百姓聚集,最后保证自己救灾的决心,可谓是救灾的标板型发言。
“草民等,叩谢吾皇万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太子千岁千岁千千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