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去夏来,应天府的百姓们渐渐脱去了冬衣,勋贵人家私底下关于朝堂的议论还在继续。
自那日太子亮剑之后,朱标一改往日风格,在朝会上频频开撕朱元璋,不知有多少官员遭了无妄之灾。
而除了这件事外,还有一件趣事更加让人津津乐道,那就是当朝监察御史袁凯疯了,在家疯狂吃屎,朱老四直呼内行!
比起私底下战战兢兢的谈论天子,袁凯的事可没人去管,也就一天的功夫,应天府街头巷尾都传遍了。
市井传言,袁凯因触怒天子,担心被天子惩处,躲在府中郁郁寡欢,连后事都交代清楚了,最后实在是受不了压力疯了,朱元璋派人求证后发现其确实如传言般在家中吃奥利给,也就宽恕了他的罪行。
这消息可太劲爆了,袁凯是什么人?读书人!还是官老爷!官老爷可是普通老百姓终其一生为之奋斗的目标,而现在官老爷竟然在家吃奥利给!
对于没有太多娱乐方式的古代来说,街头巷尾的汉子婆娘从早到晚都在聊这件事,他们聊的内容也非常奇葩,都在议论袁凯吃的是什么动物的奥利给。
上述的事情不管哪一件都很精彩,但郭岳压根没功夫去理会,因为今日是他大婚之日。
郭岳是幸运的,这段时间婚礼的步骤基本上都有人操持,他不用亲自过问,他也是特殊的,因为他迎亲的时候要从郭府出发。
朱元璋颁布的圣旨明确说明了郭岳父亲的身份,只要郭岳还认这个父亲,那有一件事就必须去做,那就是亲迎之前的醮子告庙。
醮子就是从父亲手中接过一杯酒水,饮下后听从训诫,大抵就是要夫妻和睦,去迎回内助之类的话,郭英不在,这道程序就由郭山甫代劳。
告庙就是祭拜先祖,上几炷香磕几个头,和列祖列宗说一声自己要娶妻了之类的话,所以,迎亲的队伍还必须得从郭府出发。
时隔一个月时间,郭岳再次走进了郭府,不过这一次回来,他发现郭府的下人们少了很多话,见到他后也只是恭恭敬敬的行礼,一句话都不敢说。
郭府的主子们全都在祠堂外站的整整齐齐,平时还会嬉戏打闹的两兄弟此刻更是站的笔直,尤其是郭铭,被两边的下人扶的板板正正的,不扶不行,不扶他站不起来。
“往迎尔相,承我宗事,勖帅以敬。”
郭老爷子从边上的下人捧着的托盘中端下酒水递给了郭岳,照本宣科般的说了些没什么营养的训诫话。
“孙儿定会遵循祖训,勤勤恳恳。”
郭岳跪在地上,接过酒水后轻轻抿了一口,只是湿了下嘴唇便递给了身后的陈大,又在祖先的牌位上磕了几个头便起身离开了。
没喝这杯酒倒不是怕老爷子下毒,他们还不敢这么明目张胆的害自己,而是郭岳也没和郭府撕破脸,没喝的原因是郭岳过不去心里那道坎,人家不认自己这个孙子,自己就没必要喝人家递过来的酒水。
郭岳磕完了头便起身出门,期间除了郭老爷子外没有任何人开口,郭岳就在这样压抑的氛围中出了府门。
郭府外,迎亲的仪仗队早已经等候多时,朱标办事极为靠谱,给了郭岳最顶级的待遇,封建王朝中,长子娶妻是可以借用家里长辈的仪仗的。
比如郭英如果已经被封侯了,那仪仗就可以用郭英爵位的一部份,最前头可以举着武定侯府的牌子,不过郭英此时还不是侯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