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被安排的明明白白(2 / 2)

“我乏了,先回去休息会,剩下的事你们爷俩去安排吧。”

“恭送皇后娘娘。”

“儿臣恭送母后。”

“老朴,送皇后回去,好生照看。”

“奴婢遵旨。”

屋内三人一直目送着马皇后,直到马皇后出了院子不见踪迹,朱元璋再也忍不住了。

“混小子,老实交代,刚你和皇后在后院都聊了啥?”

“回陛下,皇后娘娘叫臣是要安排臣和马家女的婚事,问了些微臣的身体情况,还想着安排臣和马家妹子见上一面。”

“胡说八道,皇后怎么会让你们相见。”

“微臣所言句句属实,不敢欺君,陛下若不信,可自行寻皇后娘娘问询。”

父子二人默契的对视了一眼,最后还是朱标先点了点头,朱元璋这才作罢。

“你是个聪明人,多的话咱就不问了,咱也不瞒着你,你爹调你去浙江的事咱心里心知肚明,但这是你们的家事,老四跟了咱这么久,咱这里也不好过问。”

“微臣明白,有劳陛下费心。”

“咱也劝过他,放着这么好的儿子不要,非得闹得父子生隙,但你也要理解你爹,老四跟了咱二十多年,常征战四方,因为嫡子的事没少受他人戏谑,和他一般大的孙子都报上了,他这么大年纪终于有了点盼头,你能明白吗?”

“微臣明白,换位思考,微臣也一定相信自小养大的嫡子,而非认祖归宗的庶子。”

“听你这么说,咱就知道你心里多少还有些怨气,这件事确实是老四做得不对,有些话他不能和你说,只能让咱帮着劝劝你,既然你有了主意,那咱就不当那个让人生厌的说客了。”

朱元璋也不想做这个说客,但郭英怎么着都跟了自己这么多年,这次求到自己头上,他真的不知道怎么拒绝。

像郭英这等人物,在嫡子之事上都犯了糊涂,实在是让他唏嘘,朱元璋也十分理解郭英,这么多年没有嫡子,他的压力实在是太大了,但身份再高的人在嫡子的问题上都难以免俗。

“表弟自有本事,大丈夫功名马上取,分出来也好,不然下次马氏再有了身孕,还不知道又要闹出什么事来。”

朱标也在一旁适时的劝说,努力的化解郭岳和郭家之间的间隙,但破镜重圆岂是那么简单的。

“微臣心里有杆秤,是非曲直自能衡量,臣也不是那白眼狼,不说别的,没有郭家,说不定微臣这个时候还不知在哪个酒楼给别人记账呢。”

朱标说的道理也正是郭岳顾忌的,这次马氏有了身孕,害怕郭岳谋害嫡子把他给调了出去,那下次呢?下下次呢?他一个大男人,是真的不想卷进这等破事当中,不如搬出去了事,他又不贪图他郭英的爵位。

“你是个好孩子,咱当初就该回绝你爹,如果你还记得,应该知道咱当初曾经点过你,让你留在应天,而不是去浙江。”

“陛下厚恩,臣无以为报!”

朱元璋确实提醒过郭岳,只不过当时的郭岳还不知道马氏有了孩子,所以也就没有细想。

郭岳也是前段时间才反应过来,怪不得朱元璋那天明明说郭英想让他去浙江,而朱元璋却非常奇怪的开口说自己不如留在应天,这一去短时间就回不来的奇怪话语,他去了浙江也只是跟在郭英身边学习,不是想回就回吗。

而且朱元璋是皇帝,去不去还不是他一句话的事吗,还跟他一个孩子商量,他后来终于搞明白了,这是老朱在点他。

“罢了罢了,你且回去安心养伤,你的婚事自会有人去通知你,退下吧。”

“微臣告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