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午时,武曌的桌案上就出现了两本折子,她轻声问旁边的库狄明月,“华阳,是谁的折子先呈上来的?”
库狄明月笑了,“武内使比狄侍郎早了一盏茶。”
武曌闻言一乐,将武三思的折子拨到一旁,转而拿起狄仁杰的折子。
他们二人住的近,若是快马加鞭确实会快一盏茶。
武曌越看心中越满意,她忍不住对一旁的库狄明月道,“怀英做事还是那样周全。”
库狄明月跪坐在一旁,一边整理其余的奏章,一边温声道,“狄侍郎得陛下看重,自有独到之处。”
武曌抽空剜了她一眼,打趣她,“你这和谁学的,竟开始自卖自夸起来?”
库狄明月忍不住笑出声来,也和她说笑起来,“臣厚颜,全靠有几分机灵,才陛下宠爱!”
武曌顿时乐了,她一把将狄仁杰的折子仍到她怀里,“那你还不赶紧拟旨?你平日的机灵劲呢?”
武曌说着话又将武三思的折子拿了起来,随意翻看了几眼,就扔在一旁。
库狄明月连忙将狄仁杰的折子收好,又不动声色的将武三思的折子撤下,笑着道,“臣这不是在等陛下的旨意吗?没有陛下命令,臣哪里敢自专?”
武曌摆了摆手,笑着睨了她一眼,“得了吧你。”
库狄明月铺开圣旨,心中打好腹稿,磅礴大气的字体一个一个出现在圣旨之上。
武曌过目一番,点了点头,心中暗自赞叹,华阳不仅有任姒之德、班左之才,还有她的字无论看多少次都令人有惊艳。
她亲自拿出玉玺盖了上去,定下了此事的负责人。
库狄明月亲自将圣旨递给传旨内官,仔细的叮嘱他一番。
内官连连点头拍着胸脯保证,“库狄御正您就放心吧,这点小事下官保证办的妥妥的。”
库狄明月又和他交谈几句,才放心离去了。
内官带着几个小黄门出了宫门。
而另一侧的武曌在思考另外十一位花使的事。
仙童说凡天澜界皆可推举,那意思很明显了,不仅大周境内,外面天地广阔,不知凡几。
既然如此,自然是大周的人越多越好。
她心中仔细盘点着出色的人才,华阳算一个,怀英算一个,娄师德也是人才,还有魏元忠……
想到这里武曌止住了自己的念头,不行,不行。
这次是发展势力的好机会,十二花使是大周之人最好,但也不应男子过多,他们在朝中已经占据了高位,若是再占据花使之位,她何时才能恢复祖上荣光?
她将目光投向朝中女眷和女官,虽说她有意提拔她们,但是她们也该自己立的住才行,否则她可没脸开这个口。
只能说她优先推举女子,等女子也在朝堂占据高位,如此一来,大周才可源远流长。
想到这里她又想起了继承人的事,她有自己亲生的儿女,自然不会愿意将江山传给侄儿,但是传给子女又恐他们恢复李唐,自己的大周将如烟花一眼消散,她一生的努力都将化作云烟。
若是他们肯改姓武,她就不会再有这一层顾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