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老家(1 / 2)

谢绮明又怀孕了,王远写了一封书信送到老家,之前老家信里面话里话外的意思,是王远膝下就一个孩子,有点单薄,最好趁着年轻再要一个孩子,现在娘子怀孕,正好给老家的人有个交代。

临安县,王家村。

一座高大的石碑立在村口,是王远的进士碑,从这条路经过的人一眼就能看见这个石碑,心中纷纷羡慕不已,这王家村可是走大运了,百年不出一个举人秀才的地方,这几年竟然出了一个进士和举人,更别提还有秀才和两个童生了。

有许多外村该进学堂的孩子,父母领着他总是会拜一拜进士碑,烧几炷香,祈求自家孩子也能考中进士。

更甚者还有其他县城的人来此地上香,原因就是,王远考中的进士名次更高,是全国第二名,榜眼。

这周围几个县城,甚至府城的学子都没有再考过比这个更高的名次了。

王家大院早就一改之前的破旧院子,盖了一个四四方方的大宅子,十几间房间,过年的时候,一大家子回来都有地方住,青砖红瓦,院子平平整整铺着板砖,下雨之后院子也不会变得黏黏糊糊的了。

家里面又陆陆续续买了两间商铺,不似分家但也跟分家差不多了,一家经营一个商铺,王大志是大房,要赡养老人,则是继续干着最赚钱的红薯粉皮铺子。

王二志则是开了间早餐铺子,卖包子豆浆大馒头,有的时候还会去码头卖馒头。

王三志有想法,在县城闲逛,看出来了一点门道,码头人来人往,容易赚钱,开了间快餐店,每天推着小板车到码头,只卖两个菜两个大馒头,打包成一份份的,生意极好。

王大山和陈氏如今不用下地,每天听见鸡鸣声音起床,绕着村子走走转转,再将进士碑擦一遍,务必擦得干干净净,不见一丝灰尘,目前这是王大山心目中最重要的事情。

农忙的时候,王二志他们在县城里面做生意,没有时间抢收,便花钱雇人,粮食晒干之后放在后院地窖之存着。

王大山做主,就算家里面有钱了也不卖粮食,实在是他过去的经历,干旱逃荒的印象太深,心中有粮才不慌张。

陈氏剩下的时间就坐在大树底下围着一群老太太聊八卦,过得悠闲自在。

想念王远的时候,就从箱子里面翻出来王远写的信,让王全他们哥几个谁在家里面就找谁念一遍,仿佛王远在京城的生活他们通过信件知道一点情况。

例如去南京造船,在院子里面建造积木,虎娃上学等等。

王远会写的非常详细,有时候遇见好吃的菜也会写上面,让老家的人尝试做出来。

因为王三志是开餐饮铺子,三婶娘便会将王远写上面的菜尝试做出来,做几次之后掌握了精髓,就放在店里面卖出去,不断的吸引新的顾客,因此餐饮铺子开的极好。

王三志则会给王远十两银子作为补偿,将信放在一起寄回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