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的工匠是南京造船厂的老师傅,先让他看看这个图纸行不行,人家也不是迂腐的人,见过西方的船只,但是第一次看见这样的图纸,也是新奇,拿到手里面,仔细地琢磨研究起来。
老头六十岁的年龄,头发花白,手上全都是磨出来的茧子,眼睛在两人之间来回看,对着他们说:“两位大人,你们从哪里找到图纸?下官还是第一次看见这样的船与这样的画。”
方林立马看向王远,“季师傅,这样的船都是王大人弄出来的,我只是在旁边打下手。”
王远也不怕他们发现什么,就全推到西方的书上面,笑着说道:“我也是从西方的书上看到这样的船,觉得好看就记下来了,季师傅,您看着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吗?”
“那两位大人,你们是想要按照这样的图纸造正常大小的船吗?我看着造这样的船比平常的船要花更多的银子,没个三万两白银下不来。”
造一艘平常的船,也就花上两三千两银子,这一艘船居然要三万两银子,王远心里面暗自咂舌。
王远赶紧否认摆摆手,诚恳地说道:“季师傅,不,我们只是想要建个这样的模型,一小块一小块能拼起来的模型,不需要很大,你看着哪方面不正确的,您指出来就行。”
季师傅沉吟一声,“那我就大言不惭了,有话就说了。”
王远和方林都随和的人,平时看见这些老师傅,也非常尊重,遇到不对的事情时候才会摆出官威,所以季师傅有话直说。
季师傅点出来不对的地方,结合他的意见,又花了一周的功夫,图纸才算做好。
在周边县城找了一家最出名的工匠铺子做模型,零件精细小乔精细,有许多东西还需要到别处买。
围着造船厂衍生了许多商铺,卖铁片,木材的,颜料的,还有卖吃食的,养活了周围许多人。
王远自从有了这个任务,休沐的时候天天跑到县城里面或者府里去买东西。
晚上则是每天在空间实验室里面做滑轮,很方便,开一次实验只需要十个点数。
冰冷银白色的实验室,头上方有个投影仪,制作出来的东西会形成3d影像,面前有个大屏幕,可以在上面手动写写画画,但是王远还是习惯用纸标出来。
旁边有个类似于娃娃机之类的东西,非常之大,在信息框输出想要什么样的零件,就会从这个时代零件,它会显示一个大大的红叉号。
还能模拟实验,失败之后重新即可,只要实验室没关闭,就能一直做下去。
王远用了一个月晚上的时间,算出来了宝船所需的滑轮尺寸,在每月上报呈文的时候,另外书写了一份实验说明书,写出了这个想法,构造以及滑轮的实验例子,就是他们这个模型所需要的滑轮系统。
没有给出宝船所需要的实验数据,没有办法解释他怎么知道的这个数据。
只能等到孙郎中看完之后,能够让他成为这个实验的带头人,他就可以一点一点的透露出最准确的实验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