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渐入酷夏,九月份,翰林院有一次职位大变动。
和王远同一批次的进士庶吉士要进行结业考试,俗称散馆,解散解散庶常馆。
王远的职位也要有变动,他不想留在翰林院了,在翰林院没有前途,明眼人都能瞧见魏启是翰林院的红人,尤其还进入大皇子的团队,更是前途无量,万一大皇子当上太子,说不定下一个掌院学士就是他了。
他这个坐冷板凳的人,还是尽早离开翰林院去六部干活掌握一点实权吧,在翰林院正儿八经呆了三年,是编修,身上有翰林院的标签,也算沾上了一点便宜,出去以后升官是最好升的一批。
几天之后,散馆结果出来了,谢青衡排名第三,他可以顺利留在翰林院了,任荣韶是第一名,也能留任翰林院,最让王远想不到的是赵觉竟然是第二名。
虽然赵觉心眼比较小,经常暗戳戳的比较,容易嫉妒别人,可是他的学问确实很好,再加上这三年是非常努力的一个人,可能是羡慕嫉妒产生的动力吧,是第二名不足为怪。
每个人身上都有自己的闪光点。
可惜的是,王远没进入户部,任职工部主事这个位置。
高云恒喜欢在翰林院的生活,比较清静平淡,也待习惯了,没有像其他那些地方有那么勾心斗角的事情,就干脆留在翰林院吧。
王远想到他的性格,待在翰林院这个地方挺好的。
他在想着,自己的职位怎么回事?竟然没进入户部,他可是在谢家的搭线上,结识了户部左侍郎,特意送上一块玉翡翠,竟然还没成功。
高云恒是知道王远送礼这件事情的,下班的时候,特意牵着马走在王远旁边,等到远离翰林院门口,周围没有其他官员的时候,才低声说道:“怎么进入户部的人不是你?”
王远现在也摸不着头脑,他也一头懵,略微有些气恼,叹口气无奈的说道:“我现在也搞不清楚什么状况?等我问过岳父大人就知道了。”心情比较低落。
勉强打起精神祝贺高云恒,“恭喜你呀,可以继续留在翰林院了。”
高云恒笑了笑,拍了拍他的肩膀,“谢了。”
“留在工部也不错,听说陛下想要造成能出远海的大船,说不定你进入工部之后,造出船来,入了陛下的眼睛,也能获得一份奖赏呢?”
王远翻了一个白眼,他哪来这么胆大的能耐,他根本就不懂得造船的知识,这个任务要是落在他的头上,可就有难的地方了。
王远经历这件事情,算是知道了,事情不到最后尘埃落定的时候,永远都会发生变化。
调职的这几天,王远一直在处理翰林院的事情,要将手头上的活干好,就是记录景隆帝成为太上皇之后,那一段时间的事迹,这一部分不重要,许学士就交给王远写了。
等他写出个初稿之后,许学士才肯放王远离开。
王远只能像只小蜜蜂一样勤劳辛苦的工作。
还剩下最后一点没有整理完,王远连着两天加班加点的熬夜干活,等到写完的那一瞬间,忍不住在心里面暗自骂了许学士一顿。
只不过只敢在心里念叨,要不然就是他只和谢绮明吐槽过一顿。
谢绮明心疼的立马让厨房做一顿人参汤,以及猪蹄大补汤,好吃好喝的照顾王远。
王远默默地享受着自家娘子的关心,勉强将心中的怨气消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