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安县大部分有点地位的人都送礼了。
房间里面已经堆满的放不下,后面送来的礼品都被放在后院,王安看着,防止被让别人拿走。
看的王远是惊叹咂舌,举人的地位真不一样,每三年才出一两个举人,有时候分毫不中,据他所知,这二十年下来,临安县现在也就八个举人吧。
其中他的年龄最小,还不满二十岁,名次最高,含金量也最高,一看就前途无量,未来定能考中进士,因此送礼的人特别多,都盼着和王远打好关系。
举人的地位比秀才高好几个档次,他要是真的在未来考中进士做官,那他在临安县就是天花板级别的人物,仅次于县令的地位。
王远将礼品全都记下来,登记在一个小本本上面,以后他们有喜事的时候,王远还得再送同样的礼物还回去。
有一些大手笔的商人竟然还送了县城的两进宅子,价值八十两银子,地段还不错,不在偏僻的地方,周围都是居民房屋,治安挺好。
还有一处铺子在王家粉皮铺的不远处,但是位置更好,它更靠近十字路口,人流量很大,这简直是送到了心坎上了。
有个大地主更是直接送了二十亩上等田地,好家伙,直接赶上他们一整个家的上等田地,这价值更高,还有其他一些零散的地主送的田地。
现在这些年风调雨顺,卖地的特别少,王大山这两年的时间,只不过才买了两亩旱地,位置都不好距离王家村远,到时候收割的时候,还得跑到远处去收割,浇水施肥都不好干活。
另外还有下人过来的,两对清秀的少年侍女,全家都被吓了一大跳,王远赶紧将这几人送走,他们家还小,容不下这些人,也没有人让人伺候的习惯。
举人作为新生的新乡绅,其他的地主乡绅都会送礼,表示友好的态度,那些特别贵重的东西,信件里面隐含利益交换的赠送王远则是坚决拒绝。
其余的几位举人则是送的文房四宝以及珍贵的书籍等东西,这样一整理发现,商人地主读书人他们三类人送的礼节真是界限明显,一眼就能看出哪种人送哪种东西。
最后王远名底下的私产有,一座两进宅子,一间商铺,三十亩上等田地,三十亩旱地,以及220两银子。
他一下子从一个苦读寒窗的穷秀才成为有点小资产的富贵举人。
王家人的身份跟着水涨船高,大丫的婆婆公公原本觉得自己儿媳妇跑去地里面种药材,拿着两亩旱地简直是瞎胡闹,不在家里面好好的奶孩子。
王远不久之后去上门坐一坐,他真的只是坐一坐,想看看大丫的成果怎么样,跟着大丫在地里面转一圈,看着菘蓝地黄的长势喜人,他没想到大丫竟然在种植药材上面有天赋,连连夸赞大丫的种植天赋。
还玩笑着说了一句话:“我只是给你种植的方子,这才几年的时间你就已经赚钱了,说不定等你手艺更好之后,哪一天,我还有种植药材的事情要问你。”
她公婆就在旁边站着,听见这话,当天晚上就又给了大丫两亩田地,支持他们夫妇俩多种药材,最好将王远给的药材方子都种上,孙子他们带就行。
大丫则是露出了然的笑意,之前不愉快的的事情就烟消云散,不曾发生过。
大姐夫则是一脸憨厚,性格稳重,这两亩地也有他的一份功劳,王远顺带着夸赞了他一下,之后笑得一脸铁憨憨的模样,摆摆手都说是大丫的功劳。
大丫嫁为人妇之后,眉眼间更显凌厉,面颊一闪而过一抹红,随后瞪了大姐夫一眼,大姐夫利用衣服的袖子偷偷拉着大丫的手轻轻摇晃,没想到他姐夫这人还挺懂得夫妻之道,该软时就软。
王远视力极好,装作没看见两人的动作,心里面暗笑还带着欣慰,两夫妻过得好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