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帆和周沐已经在吃饭,就等着你了。”
“好了,我也去吃饭。”陈庆适顶着一头鸡窝子发型出来,一手捂着嘴打着哈欠说道。
王远看见这发型,忍住自己不要笑,使劲憋笑,“好,那我们就等着你吃饭,这才第一天,还有半年的时间,你要坚持住。”
“我知道了,走吧,去吃饭。”陈庆适幽怨的点头。
苦哈哈的叹气,不知道什么时候,他爹就要抽空来检查他的情况,不得安生。
要想安生,可能得等到他考中进士之后,才会放过他,可惜这离中进士还有好几年时间,万一一辈子中不了进士怎么办?难不成要学一辈子习。
他还是趁现在年轻好好地学习吧。
吃完饭,就各自回各自的房间学习,每个房间一个大书桌,能放得下他们的东西。
房钱不用交,那伙食费他们三人平均分,每天都有吃,陈夫人经常送点牛肉羊肉等金贵东西,每人交了五两银子给陈庆适,硬塞给他的。
陈庆适硬扛不住三人,只能迫于压力收下了。
王远这四年靠着书院的奖学金加上算术优秀奖,律法优秀奖,策论与杂文只拿过一次优秀奖,这两个领域主观性太强,实在是太卷了,拿的次数比较少。
诗赋更是拿不到优秀奖,写的诗一般在书院排不上名号。
除去第一年外,剩下三年能挣十五两银子以上,一年就能存下十两银子左右,他到现在也存了三十两银子,加上从家里面带出来的五十两银子。
好多银子,这半年够他花的了。
五月份的时候,高云恒又加入了他们的小队伍,和他们一起学习。
这样的生活一直持续到七月份。
七月份开始要为乡试做准备,同样是填写身份信息,五名秀才相互作保,加上高云恒他们五个人就够了,再找一名禀生认保。
去府衙办手续的路上,感觉街上书生模样的人明显变多,走两三步都能碰见一个头戴纶巾,手里拿着折扇一身傲气的秀才。
尤其是到了府衙门口,更多秀才排成一个长队等着进府衙办乡试手续。
王远暗自感叹,这一排队伍恐怕得有五十人左右,还没到八月份府城就来了这么多人,岂不是到正式考场上面会有更多人。
他询问陈庆适:“乡试参加考试的秀才大概有多少人?”
“我记得三年前参加的人数好像在一千九百人左右,这仨年又考了两次院试,今年恐怕得有两千四百人参加,十三个府城,又增加了五百名秀才,一次比一次考的激烈。”陈庆适略微一思考,说的头头是道。
王远在心里面暗自一算,赞同的点头,每一次的院试就能增加五百名秀才,以后乡试岂不是有更多的秀才参加。
还是趁着人少,尽早上岸比较好。
等了一个小时,他们才进到府衙,办完手续。
走出府衙时,队伍没变短,反而变长了,又来了不少秀才排队等着办手续。
之后的时间就没有杂事干扰他们,剩下的就等着乡试那一天的到来。
王远加油打气说道:“我们走吧,接着学习接着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