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远和何朝奉站在外面站着等结果,那个管家也挤进去了。
一盏茶的时间,他们俩才挤出来,王远看见王二志标志性的笑脸就知道考进去了。
“爹,第几名。”
“远哥儿,你第十名,哈哈,正好恰着最后一名。”
王二志哈哈大笑,笑完赶紧整理身上的衣服,凌乱的头发。
王远稍微有点失落,才得了第十名,他原以为能得前五名,不过也跟着笑了。
挺巧的,正好是免学费的最后一名,岂不是这一年省了十两银子。
何朝奉双手恭喜道:“祝贺王兄,榜上有名,虽说是第十名,但王兄您是秀才中的第七名。”
王远行礼祝贺:“何兄,同喜同喜,您也榜上有名。”他是第十七名,成绩也很好了,都在前20名。
这次的考试举人收了30名,秀才招收70名,按照比例免学费,王远刚好卡住秀才免学费的最后一名,这就直接省了好大一笔钱。
王远暗自思索,这次的考试竞争好激烈,他作为临山县院试的院案首,竟然才得了第七名,在他前面的人都是其他府城的厉害书生,他在里面就不显眼了。
经常是第一名,骤然得到后面的名次,王远心情还有点失落,不过好在很快想开,就不在意这件事情,好好准备明天的面试。
面试开始,前面坐着三个先生,中间的人年龄看上去最大,德高望重,面容威严,眼睛犀利穿透性极强,王远感觉自己在他面前被看穿了一样,没有什么秘密能藏下去。
旁边两人则是年轻一点的,右边的先生稍微和善一点,左边则是不苟言笑,面无表情。
面试很简单,主要是快速地提问四书五经的部分,三位考官说了上一句,王远立马接下一句,并把意思解释一遍,三位先生轮流提问,后面的速度越来越快,王远感觉自己的嗓子说的都要冒烟了,才结束。
最后则是讲解一番自己在院试中做的策论,提问王远策论后面的解决方法,这几个方法为什么要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和坏处,从哪里想到的这个方法。
王远走出去的时候,脑袋晕乎乎的,差一点被那三位先生问蒙,幸好他的反应速度够快,那些知识他时不时都会复习,嘴比脑子说的还快,下意识的直接说出来。
等王远走出之后。
中间坐着的先生淡淡的问道:“这位学生你们怎么看?”
“才学扎实,立马就能答出问题,反应速度快,不怯场,面对我们丝毫没有胆怯,策论做的也很好,切合实际,能够真正的解决问题,怪不得是临山府的小三元。”左边和善一点的人,对王远极为满意。
“不错,是个好苗子,前几名都是好苗子。”右边严肃的人露出一抹淡淡的微笑,也是满意的态度。
中间的先生没说话,在王远的位置处画了一个圆圈。
王二志赶紧将水递给王远,他咕噜咕噜直接喝完了,润润嗓子,才舒服的说话:“爹,我觉得我考的还行,面试也能通过。”
“好,好,那就好。”远哥儿说行,那就是真正的过了,王二志无条件的相信王远,嘴角都快咧到耳根了。
经过一天的面试,剔除五个作弊的人,替补五人,这一场考试才算真正的结束。
结果下来了,,拿着刚到手的书院喜报,王远依旧是第十名,名次没变
三天之后,正式入学,不许带书童下人,仅一人进学,如有违反者按照学规处理,退学。
王远站在码头,遥望船渐渐远去,面上依依不舍,眼睛偶然被风迷了沙子。
直到看不见王二志的身影,王远才转身离开。
第一卷结束,即将开启下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