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才公,你怎么学的,能不能给我家小孙子说一说,这几天又皮痒痒了,整天爬山玩水,就是不学习。”
“也给我家孙子讲一讲吧。”
所有人簇拥着王远,等着王远和家里人说完话,就开始轮到他们这些人说话了,开始七嘴八舌的问问题。
“秀才公,能不能将您之前的毛笔给我一根,沾沾你的好运。”
“有没有用完的纸,我回家之后供着,要是我家狗蛋不听话,我就让他跪纸。”
“这是个好办法,也给我一张吧。”
......
王远一脸黑线,内心无语,村民们什么稀奇古怪的想法都能冒出来,拜纸,这样的方法也能想起来。
竟然还能得到这么多人的附和赞同。
众人簇拥着王远回到家里面,王远借口要换衣服赶紧躲进房间里面。
大伯母和三婶有经验,招呼这些人,整整在院中聊天拉呱,待了一上午,等到中午要吃饭的时候,才识趣的离开。
王远从房间里面冒出来,擦了一把额头不存在的汗,这些人实在是太热情了,他应付不来。
大丫手里抓着鸡,刀起刀落,鸡头一歪,看见王远出来,哈哈大笑,嘲笑道:“远哥儿,你在房间里面躲了整整一上午,哈哈哈。”
“我那是累了,根本不是吓得才躲进去。”王远嘴硬,他坚决不承认是吓得。
看见大丫手中已经歪头死去的鸡,他想念大伯母的手艺了,“中午吃鸡吗?”
“对呀,只要你一回来,我们就有口福了,这三天可能都要吃鸡,我娘掌厨哦,做你最爱吃的辣子鸡。”大丫眨眼睛,灵动的说道。
王远脑海中不禁回味辣子鸡的滋味,吞咽一把口水,听大丫一说,他是真的想吃了。
每次一回来,他总是感叹,大伯娘的厨艺又增进一分。
吃完饭之后,村长和几位族老了,和王大山商量着王远这一次中秀才,村子里什么时候举办宴席开祠堂,定要找个良辰吉日举办。
这些王远都不懂,只听着老人的安排,定下来之后,他去邀请张定信他们几个人就行。
王进和王方两个小孩看见王远的时候,还有点不认识怕生,不敢靠近他,等到他的糖一拿出来,没多久,就开始粘着王远,跟在他后面要糖吃。
在吃饭的时候,听到王文昌婚事定下来的时候,年底举办,王远一愣,明明离开之前,王文昌的亲事还没有准信。
王远非常好奇,惊讶地说说道:“谁呀?”
王文昌比他大八岁,现在是21岁,这个年龄在古代是大龄剩男,要不是身上有秀才的功名,早就成为没有人要的剩男了。
不过,王文昌要是不科举,可能早就定亲,说不定现在早就儿女膝下绕。
与王文昌定亲的是,临边县城的地主家的女儿,有200亩田地,属于县城中的富裕阶层。
那名女子是家中大姐,父母疼爱,自小读书,不愿让她早早地嫁出去,硬是拖到16岁,才找人相看,又看了两年,没有找到满意的,直到王文昌愿意娶亲,他们才找到满意的女婿人选。
这样一看,年龄也配,家世也匹配,王文昌才20岁,以后未必不能中举人,倒是好姻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