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人直接赶往县城最大的药铺仁春堂,王远就是在这里面买的板蓝根种子。
王远让王大山王二志两人在门口等着,他们五个小孩将药材抬进去,将药材放在地面上,次啊拍拍衣服上的褶皱才走近柜台,刚一靠近,苦涩的药味弥漫在鼻尖。
笑意盈盈的对着站在柜台上的李掌柜弯腰躬身行礼:“掌柜的,小生今日来卖药材菘蓝,不知掌柜的这里可收?”
仁春堂李掌柜刚才就听见动静,看着这一溜的小孩子,心中诧异,皱着眉头看他们在做什么。
听到是卖药材的,虽然惊讶是小孩子,穿还是有补丁的棉袄,心里面已经软了几分,买卖不是做慈善,还是先把丑话说在前面:“我这里收菘蓝,但是药材不好,发霉潮湿炮制的不好,我这里是不会收的。”
“自然不会,不会拿那些次品欺骗掌柜,这都是挑的上等的干菘蓝,霜冻之前收的,药性十足。”
大丫立马将麻袋打开让掌柜的看。
李掌柜掏出来一个,断面黄白,无虫蛀,掰开看看里面粉性十足,苦味浓重,满意的点头。
眼神带着熟悉,仔细的看着王远,恍然大悟道:“是不是你这小子在我这里买了100文的种子,说要回家种上,再来卖给我们药铺。”
王远没想到这掌柜的记性这么好,时隔半年还记得自己,含笑道:“正是我这小子,买了三斤半的种子,种了三分地,收成这些。”
李掌柜记得他,还是因为他自己一个小孩子来买种子,嘴喊着心疼钱,赚钱不易,面上一咬着牙,眼睛一闭,嘴里默念钱生钱,钱生钱,最后还是拿出来一百文买了,因为表情太过丰富,才记忆深刻。
李掌柜翻开麻袋挑了挑,均是上等的品相,粉性十足,苦味浓郁,思量一番,给出一个价格:“根部22文一斤,大青叶7文一斤,你们看如何?”
大丫四人均扭头看向王远,他们也不懂,全都靠王远定及格。
王远自然是满意,完全超出了他内心的价格,他早就打听好了价格,一般菘蓝的根部在20文钱左右,大青叶在7文钱左右,这已经是最高的价格。
内心笑出了花,面上装作平静,拱手道:“价格极为合适,多谢掌柜的,多谢掌柜的。”
最后称出菘蓝根部有32斤,大青叶45斤。
在家里面已经称过一遍,没区别。
王远心里暗道,掌柜的倒是个童叟无欺的人,怪不得人来人往买药的人这么多。
最后价格合在一起1019。
他感叹道,忙忙碌碌半年,才挣了一两银子,还没有他在别处挣得多,怪不得古往今来就没有靠种地赚钱的,天灾太多,一不小心就旱涝不保收。
王远诚恳地向掌柜道谢,其他几人也跟着道谢,这才离开药铺。
李掌柜笑着摇摇头,一群小屁孩,年龄不大本事倒不小,半年挣了一两银子,比一些大人挣得都多。
将卖的价钱说给王大山两人听,他们纷纷错愕,对视一眼,没想到还真王远他们几个小孩挣到钱了。
最后分钱,王全帮忙干活,跟着挖了两天的根,按照工人市场价最低一等的价钱,20文一天,两天挣了40文。
王远出钱出技术,占两成,大丫二丫两人干活最辛苦,耕地肥田使用工具之类的活计都是两个人干的,每人占三成,最后三丫除草浇水晾晒,占两成。
五人对此都没有疑虑,拿到钱之后都笑的合不拢嘴。
大丫气势非凡,趾高气昂,雄赳赳的说:“走,买东西去。”
身后的王大山王二志两人对视一眼,没干预,暗道,分钱分的都挺合理的,好玩的看着这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