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远又从头开始复述一遍,瘦弱泛黄的脸蛋,稚嫩的声音,
王文昌蹲下身子,平视王远,“远哥儿,你之前学过吗?”
王远摇摇头。
王文昌紧跟着又读出《孝经》里面的诗句。
王远松了一口气,幸亏最近他学过《孝经》,要不然就露馅了。
跟着念完这些,他看向外面玩游戏的王安,赶紧说:“文昌哥哥,我去玩了。”
转身跑了,再不跑就露馅了,目前他就学到《孝经》,王文昌再出一些他就不会背了。
心里苦哈哈的说:“系统,一时装一世都得装,我太不容易了。”
系统鄙视:“哎,宿主的智商太低了,幸亏有本系统在,可以帮你提高智商。”
王文昌此刻异常震惊,远哥儿难不成是神童?
只听好友说过,有人可以过目不忘,学过的东西只需一遍就记住了,他以为自己够聪明了,学过的东西虽说一遍记不住,可是熟读两三遍就能记在脑海中。
远哥儿甚至没学过字,只需听自己复述一遍就能全部记住,这,这,令人震惊。
村长来喊他出门迎接客人的时候,整个人还在呆愣中。
村中以为王文昌是高兴儍了,就没在意,殊不知自己儿子心中早已经天翻地覆。
王大山看着这人来人往的热闹,心中羡慕极了,甚至还有大户人家差遣下人驾着马车来送上东西。
更是热闹非凡。
忍不住暗奈奈的想,自己要是也出个读书人就好了。
王大山在心中纠结万分,还是凑上前去,搓着手指不好意思的问道:“昌哥儿,恭喜你考上了童生,就是,就是你在县城读书,一年大概花费多少?”
王文昌认出这是王远的爷爷,以为他们家已经知道王远是神童的事情了,现在过问此事,是准备送王远去读书。
是呀,这样的神童不送去读书,为国家出力,实在是浪费天赋。
将自己在县城的花费一一说清楚。
最便宜的《三字经》600文,启蒙用的三本书,四书五经再加上注解,最少得用13本书籍,可以用手抄本便宜,但是大概也得10两左右,幸好这些书籍不用每年都买。
消耗品笔纸墨一年大概一两左右。
县城普通私塾一年束修二两银子左右,不算上吃住,如果算上吃住花费四两左右。
总体一年的花费最少在八两左右。
越听王大山心越凉,攒下的那点钱根本不够花的。
王文昌最后说道:“最好还是找个好一点的私塾,刚好盛哥儿也要进学,可以让他们两个一起。”
王大山震惊在花销上,没听见他说的最后一句话,摆摆手摇摇头走了。
正午吃完饭,所有人散开了。
下半晌王远在空间里面照样学习,今日与王文昌的跟读让他有了一丝紧迫感。
不得不竭尽全力的学习。
一下午的状态良好,没有人捣乱,安哥儿大丫他们出去玩了,三丫明哥儿躺在床上睡觉,男人们干农活捡柴火。
女人围在后院仓库织布聊八卦,一片祥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