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氏关怀地问:“我的儿,你可是不舒服?”
江喜玲摇头:“禀母亲,儿并没有不舒服……只是,只是昨日到喜乐寺去求子,抽到的签乃是下下签……”
大儿媳自嫁进了陈家诞下长房长孙后,就一直没有再生。
其实霍氏还是希望大儿媳再生一个或是两个的。
但大儿媳这些年对陈家事务是尽心尽力,霍氏也不好意思催促过问。
如今大儿媳亲自提出这件事,霍氏自是要关怀关怀的。
霍氏关切地问:“可与法师求取破解之法了?”
江喜玲点头:“儿已向如真法师求解……如真法师道,儿之所以一直没怀上,是因为,是因为……”
如真法师是喜乐寺有名的法师。
以前霍氏也常去寻如真法师解惑。
江喜玲低头,似是十分为难。
霍氏催促儿媳:“是何原因,我的儿,你尽管说出来,母亲替你做主!”
江喜玲一咬牙:“母亲,如真法师说是因为七妹尚未嫁人的缘故!”
霍氏十分惊愕,一时不能接受自己的大儿媳不能怀孕,竟是因为女儿的原因。
手心手背都是肉,她一时难以选择。
她艰难地咽咽口水,小心翼翼的问:“如真法师当真如此说?”
江喜玲垂头:“母亲,只要七妹这辈子过得恣意,儿能不能再生孩子,都没有关系。儿反正已经有通哥儿了……母亲,儿,儿身子不舒服,便先告退了!”
霍氏现在是心乱如麻:“那,那你快些回去歇着。”
江喜玲起身的瞬间,霍氏瞧见她红了眼,眼中泪光微闪。
大儿媳是一个十分刚强的人,这些年主持家中中馈,从未听说过她叫过一声苦,抹过一丁点的眼泪。
且大儿媳嫁到陈家来的这些年,对女儿亦是十分疼爱的。
一年四季衣裳的置办,都优先着女儿。
那年京师中传出女儿力大如牛的传言,她还急得睡不着觉呢。
霍氏目送着她离去,咬牙思量了又思量,最终还是道:“来人,启程去喜乐寺!”
女儿的婚事,终究是要解决的。
听说那吴大公子对女儿是避之不及,她心中还有些忐忑,这吴大公子与女儿是否是正缘。
那晚在乡村野岭里的“奇遇”,或许就不准。毕竟是个无主的野庙,不准也正常。
须臾后,霍氏乘马车出门的消息很快就传进了江喜玲的耳中。
江喜玲手中翻着账本,闻言后唇角勾起得意的笑容。
霍氏再疼女儿,终究还是为家中的香火让步。
好友给她出的主意,果然管用。
“文娘。”她吩咐着文娘子,“去梁家糕点铺子买上十斤糕点,送到潘家去。这钱,从我的私房出。”
潘家就是好友的夫家。
说起她的这位闺中密友,刚嫁到夫家时数年无子,去了喜乐寺求子之后,三年生三子,彻底在夫家站稳了脚跟。
只不过夫家家境不好,平时吃穿用度看起来小家小气得很。
至于那些个首饰,更是没有。
江喜玲心疼她,一些穿旧了的或是从未穿过的衣裳,都收拾了送给好友。
想到这里,江喜玲又吩咐文娘子:“再从衣柜里收拾些旧衣,给素娘送过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