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太太:“……”忠勇侯的两个儿子,一个病歪歪的,一个是个不学无术的,哪里好了?
苏老太君看向韩柔:“韩大娘子如何想?”
韩柔羞答答的低头:“老太君,裴二公子是好,可裴大公子尚未婚配,柔儿若是嫁过去,怕是会被人戳脊梁骨……”
“是呀,是呀。”韩太太赶紧抓住时机,“再加上慧珠郡主又是继母,这前头那位生的继子没成家,光替自己的儿子张罗婚事,说出来可不得让人唾弃?老太君,您说,可是这个道理?这可不是我们家拿乔,而是这桩亲事,它的时机不对。诶,我这又不好和慧珠郡主说,只能推脱柔儿年纪还小了……”
苏老太君试图解释:“裴大病弱,若是成亲的话,不好寻小娘子……”
“不瞒老太君,前些日子,妾身去过寺院,问过法师,若是这种情况,如何破解。法师道,若要破解,有一法子甚好。那便是寻一名年轻力壮、英气十足的小娘子……说不定裴大公子娶得如此贤妻,身体还会好起来呢。”韩太太滔滔不绝的说。
苏老太君张了张嘴,竟然无法反驳。
毕竟韩太太是完全站在裴家的角度想问题的。
送走苏老太君,韩柔给母亲端来梨膏汤:“母亲快润润嗓子。”
韩太太神色疲乏:“想不到裴家的人脉如此广,竟然能搬动苏老太君。”
韩柔却另有想法:“以前都说裴家不行了,可女儿瞧着,裴家很不错。”
这些人脉,以后她都要好生的维护起来,为她所用。
苏老太君虽说不理世事了,可京中何人不知,每年除夕,今上都会给她无数的赏赐以及赏菜。
那可是无上的荣誉。
只要她和苏老太君搭上关系,说不定还能进宫觐见今上。
想到这里,韩柔便神色飞扬起来。
韩太太看着女儿。
女儿和以前,真的不一样了。
以前的女儿心心念念想寻一个才华横溢的郎君,如今却只念着裴家的那些名贵珠宝。
听伺候女儿的丫鬟说,女儿每天晚上都要欣赏那顶花冠许久才肯睡觉。
看来她是铁了心的要嫁给裴二。
诶,女大半点不由娘。
不过如今看来,裴家还算不错,连苏老太君都愿意来当说客,不像传言中那般,裴家渐渐式微。
罢了,这都是命。
却说苏老太君将在韩家发生的事情一一告诉慧珠郡君时,慧珠郡君的眉头蹙得紧紧的:“替深儿娶妻?可他身体如此羸弱,有哪家的小娘子愿意嫁给他?若是娶门户低些的,别人定然说我们仗势欺人。”
其实这样的事情以前不是没有。
高门大户的公子哥身体羸弱,又想留后,门第差不多的不愿意嫁女儿,那就只有往小门小户里找。
只要聘礼合适,再加上一定许诺与帮衬,总有人心甘情愿的将女儿嫁过去。
毕竟比起女儿的命,家族或者儿子的前途更重要。
既是你情我愿,旁人就不能说什么。
苏老太君深深地看着慧珠郡君:“或许裴大娶妻后,身体好起来了呢。还是你不想裴大的身体好起来?”
这话慧珠郡君可不敢接。
她赶紧道:“好,好,妾身这就去寻!”
苏老太君嘱咐:“可记住了,裴大的妻子,定然要身强力壮、英气勃勃的小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