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殿下心系万民,实乃百姓之福!只是……如今户部连年亏空,国库实在拿不出余钱来成立这所谓的镇魂司。”
他话音甫落,礼部尚书便率先出列,面露难色。
“边关面临诡异威胁,压力更甚内地。边军将士,一个也抽调不得,还请殿下明鉴。”
紧接着,杨感也沉声开口,语气不容置疑。
这两人一带头反对,朝堂上立刻有不少官员纷纷出言附和。
赢绩静静地听着,脸上的笑容丝毫未减。
“……既然各位大人意见不一,那不如这样。”
待议论声稍歇,他才缓缓开口。
“赞同本殿下设立镇魂司的,请站于左侧;不赞同的,请立于右侧。正好也让本殿下看看,究竟是哪些大人……反对我的第一项政令。”
他抬起手,指向大殿两侧,语气温和得像是在闲聊。
此言一出,满朝文武尽皆色变。
如果说之前的议论还只是针对政策本身表达看法,那么此刻,赢绩的意图已经昭然若揭——
这不再是对事的讨论,而是对人的区分;
他要的,是所有人公开的、彻底的站队。
一时间,众多朝臣僵立原地,冷汗涔涔而下。
若选择站在右边反对太子,便是公然与未来的国君为敌,日后难免遭受清算;
可若站在左边支持太子,则意味着立刻站到了权倾朝野的左相与大将军的对立面,后果同样不堪设想。
谁都知道,司马微与杨感是绝不会坐视太子真正掌握权柄。
无论选择哪边,似乎都可能万劫不复。
当然,对司马微与杨感本人而言,这却根本算不上选择。
两人几乎不假思索,便神色倨傲地率先站到了象征反对的右边。
他们这一动,立刻引发连锁反应。
许多官员都低着头,默默跟随至右侧。
最终,大殿左侧支持太子之人,稀稀拉拉,竟不足右边的三分之一。
“哈哈哈……”
“看来诸多同僚都与末将所见略同!”
杨感环顾四周发出洪亮的笑声。
“殿下,这‘镇魂司’之事,还是容后再议吧。末将有些乏了,告辞!”
言罢,他甚至不等赢绩回应,便随意一抱拳转身离去,姿态嚣张至极。
“老臣近日也感身子不适……这便先行告退!”
司马微顺势拱手,随即在一众朝臣的簇拥下而去。
“乱臣贼子……国将不国,我大赢……危矣!”
于兴看着这两人趾高气扬的背影,脸上血色尽褪。
最终,他无力地跌坐在地,发出一声悲怆的长叹。
“于尚书,万不可就此心灰意冷。”
不知何时,赢绩已悄然来到他的身旁。
年轻的太子俯身,亲手将于兴搀扶起来,并为他轻轻拍去官袍上沾染的尘埃,动作沉稳而温和。
“殿下……那杨感手握天下近半兵马,司马微更是门生故吏遍布朝野。他们今日敢如此放肆……殿下,您需早做打算啊!”
于兴长叹一声,脸上写满了无力。
如今王室衰微,恐怕已难以压制这两头蛰伏已久的恶犬了。
“于尚书放心,本殿下,一直都有打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