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笙赶紧拦住要发脾气的孙悟空,忍着笑把小焰焰从头发里捧出来,用手指轻轻摸了摸它的尾羽:“小焰焰别怕,我们不是来捣乱的,是来帮忙的!” 然后她转向青花爷爷和窑神婆婆,笑着提议:“现在景德镇有两个危机,我们不如分工解决 —— 先把‘吃瓜茶馆’开在古窑旁边的瓷坊里,一边帮瓷灵们宣传传统制瓷工艺,不让瓷坊偷工减料,帮它们攒釉色能量;一边让窑神雀带我们找‘千年窑芯’,帮龙窑重新点火,孙悟空……” 唐笙顿了顿,看了眼跃跃欲试的孙悟空,“孙悟空就帮忙搬瓷器、烧窑,顺便帮瓷灵们补釉,怎么样?”
青花爷爷和窑神婆婆对视一眼,赶紧点头 —— 青花爷爷的瓷簪甚至亮了一点,像在赞同;小青花还在孙悟空手里挣扎,瓷簪对着他的脸 “呼呼” 冒微光,像在说 “快放我下来,我要去补釉”;小焰焰则从唐笙手心飞起来,用喙部轻轻碰了碰她的手指,像在道谢。
说干就干,大家立刻分工忙活起来。孙悟空自告奋勇要 “搬瓷桌”,他拍着胸脯保证:“俺老孙力气大,搬瓷桌这种小事,包在俺身上!” 说着就扛起瓷坊里的青花瓷桌,这瓷桌是老瓷匠李师傅的宝贝,桌面上印着缠枝莲纹,桌腿是厚瓷做的,重得很。孙悟空却像扛着块薄木板,大步流星地往茶馆方向走,结果刚走两步就被瓷坊门口的门槛绊倒,瓷桌 “哗啦” 摔在地上,幸好桌腿结实,没摔碎,只蹭掉了点釉,露出
小青花赶紧从孙悟空手里跳下来,踮着瓷片脚跑过去,用瓷簪释放淡蓝微光,微光落在蹭掉釉的地方,没一会儿,釉就补好了,和原来的一模一样。它还不忘用瓷片脚敲了敲孙悟空的手背,像在说 “下次小心点,这可是李师傅的宝贝”。孙悟空不好意思地挠挠头,捡起瓷桌,这次他学乖了,蹲下来慢慢挪,像个小心翼翼的 “搬运工”,生怕再把瓷桌摔了。
二郎神和哪吒负责帮瓷灵们补釉和烘干瓷坯。二郎神用天眼扫描瓷坯上的裂纹,淡蓝色的光芒扫过之处,裂纹无所遁形,连最细小的裂纹都能看到。他还能通过光芒判断裂纹的深浅,深裂纹光会暗一些,浅裂纹光会亮一些,方便瓷灵们精准补釉。
哪吒则用火尖枪的余温烘干潮湿的瓷坯。他把火尖枪放在瓷坯旁边,控制着火候,让枪尖泛着淡淡的红光,既能烘干瓷坯,又不会把瓷坯烧裂。烘干的时候,他还不忘给瓷坯画迷你窑火图案,用枪尖在瓷坯上轻轻描,画得栩栩如生,有火焰、有窑身,甚至还有小瓷灵和窑神雀,引得瓷灵们围着他转圈圈,“叮铃” 声此起彼伏,像在称赞。
小玲珑的 “米通” 里积了灰,灰把镂空的地方堵得严严实实,透光时连光斑都看不到了。哪吒看到后,赶紧解下腰间的混天绫,蘸了点清水,小心翼翼地帮小玲珑擦 “米通” 里的灰。混天绫又软又柔,擦得特别干净,没一会儿,小玲珑的 “米通” 就恢复了原样。它对着阳光一展身,镂空处的光斑洒在地上,像星星一样亮,引得大家连连称赞,小玲珑得意地转了个圈,“叮铃” 声快得像在唱歌。
唐笙和老瓷匠李师傅则忙着布置 “吃瓜茶馆”。李师傅是景德镇有名的老匠人,做了一辈子瓷器,家里珍藏了很多老瓷具。他听说唐笙要开茶馆帮瓷灵和窑神雀,特别高兴,主动提出把瓷坊旁边的空院子借给他们,还把家里的老瓷具都拿了出来。
唐笙在院子里挂起青花瓷灯笼,灯笼是李师傅亲手做的,每个灯笼上都印着不同的瓷纹,有缠枝莲纹、牡丹纹、菊纹,还有的印着小瓷灵和窑神雀的图案。灯笼上还贴着剪纸,是小青花用瓷簪蘸着钴蓝颜料画的,虽然歪歪扭扭,比如把窑神雀的尾羽画成了三根棍子,把瓷灵的瓷簪画成了小树枝,却格外可爱,引得路过的街坊都忍不住停下来看。
李师傅则把老瓷茶具摆在桌子上,茶杯上印着缠枝莲纹,茶壶是玲珑瓷做的,透光时能看到 “米通” 光斑,像星星在茶壶里闪。还有几个青花瓷碗,碗底印着 “景德镇制” 的字样,是李师傅年轻时做的,现在已经很少见了。这些茶具放在桌上,像和瓷灵们 “认亲”,小青花和小玲珑都忍不住凑过去,用瓷片脚碰了碰茶杯,“叮铃” 声轻轻的,像在打招呼。
瓷灵们的任务是拼茶馆招牌。青花爷爷指挥年轻的瓷灵们,把碎瓷片拼成 “吃瓜茶馆” 四个大字。这些碎瓷片都是从瓷坊里收集来的,有青花瓷片、玲珑瓷片,还有颜色釉瓷片,五颜六色的,特别好看。
小青花负责拼 “瓜” 字,它踮着瓷片脚,把钴蓝色的青花瓷片一片一片往木板上摆,摆到 “瓜” 字的竖弯钩时,却因为瓷片太滑,刚放上去就掉了下来,还差点砸到脚边的小玲珑。小玲珑吓得赶紧蹦开,“米通” 里的光斑晃得像在跳街舞,引得旁边的颜色釉瓷灵们 “叮铃” 直笑。
小青花气得直跺脚,瓷片脚敲得地面 “哒哒” 响,突然看到孙悟空蹲在旁边看热闹,它赶紧跑过去,用瓷簪扯了扯他的裤腿,像在求助。孙悟空一看小青花那着急的模样,拍着胸脯就凑过来:“小瓷人别急!俺老孙帮你拼!保证拼得比你好看!” 说着就抓起一把青花瓷片,往木板上乱摆,把 “瓜” 字的竖弯钩摆成了 “竖弯勾”,还多放了两片瓷片,像给 “瓜” 字加了两个小尾巴,活像个 “怪字”。
青花爷爷赶紧跑过来,用瓷簪把多余的瓷片挑掉,无奈地说:“孙大圣,拼字要按笔画来,不能乱摆!你这样拼,游客们都认不出是‘瓜’字了!” 孙悟空不好意思地挠挠头,又拿起瓷片重新拼,结果这次把 “瓜” 字拼在了 “吃” 字上面,变成了 “瓜吃茶馆”,引得大家哈哈大笑。最后还是唐笙过来,手把手教孙悟空拼,才把 “吃瓜茶馆” 四个字拼好,虽然 “吃” 字的口字旁有点歪,但总算能认出来了。
招牌挂在院子门口时,风一吹,瓷片轻轻碰撞,发出 “叮叮当当” 的响声,像在奏乐。小青花还在招牌旁边挂了个迷你瓷铃,铃上刻着 “瓷灵欢迎你”,风一吹,瓷铃就 “叮铃” 响,和招牌的声音混在一起,特别好听。路过的游客听到声音,都忍不住停下来看,有的还拿出纸笔,把招牌画下来,说 “这是我见过最特别的茶馆招牌”。
窑神雀们则忙着 “装饰天空”—— 它们在茶馆上空飞成圈,尾羽釉片洒下的釉屑落在灯笼上、桌子上,像撒了把碎宝石。窑神婆婆还指挥神雀们用釉屑在灯笼上画迷你龙窑,红的窑身、黑的窑口,画得栩栩如生,晚上灯笼一亮,图案就像活过来一样,格外好看。
小焰焰也想帮忙,可它尾羽太沉,飞起来总是歪歪扭扭,刚想在灯笼上画窑火,就撞在了灯笼上,釉屑掉了灯笼一身,像给灯笼 “穿” 了件宝石衣裳。它还不服气,又尝试了一次,结果这次撞得更狠,把灯笼撞得晃了晃,差点掉下来,幸好被孙悟空伸手接住。孙悟空把小焰焰捧在手里,笑着说:“小秃雀,你还是别飞了,待在俺老孙手里,俺帮你撒釉屑!” 小焰焰气得用喙部啄了啄孙悟空的手,像在说 “我能飞”,却还是乖乖待在他手里,让他帮忙撒釉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