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瓷童们用冰裂纹瓷片搭了茶馆的屋顶,每片瓷片都闪着淡青光,阳光照过像撒了层碎玉。它们往墙上挂了青瓷做的装饰品,有小瓷碗、小瓷壶,客人走过时会发出
的声响,像在奏乐。最细心的青瓷童给每个座位都配了青瓷杯,杯底刻着不同的花纹,这个是稻穗纹,那个是烧饼纹,都是我们画的!
稻穗灵们用稻秆编了桌椅,坐上去软软的带着稻香,桌子上还摆着谷粒做的小摆件,有谷粒小狗、谷粒小兔。它们在墙角堆了堆新收的稻谷,说是 ,风一吹满屋都是稻香,闻着就有好收成的味道! 最调皮的稻穗灵往客人的茶里丢了颗谷粒,说是 幸运符,那谷粒在茶里慢慢发芽,长出片小小的稻叶。
烧饼仙们在烤炉边搭了个小柜台,上面摆着刚出炉的烧饼,有甜的有咸的,每个上面都印着个小笑脸。它们用饼边做了小盘子,给客人端烧饼时会说:要趁热吃,凉了就不脆啦! 最勤劳的烧饼仙往每个客人的碟子里放了颗芝麻,说是 香引子,那芝麻在碟子里滚来滚去,引得小朋友们都来追着玩。
开业那天,三个小精怪忙得团团转。青瓷童端茶时差点摔了杯子,稻穗灵赶紧用稻穗枝扶住;稻穗灵铺谷粒时撒了一地,烧饼仙用饼边小铲帮着扫;烧饼仙烤糊了烧饼,青瓷童用瓷片帮它挡住老板的视线,引得唐笙直笑:你们三个真是最佳搭档!
孙悟空和哪吒比赛谁能吃更多烧饼,孙悟空吃了五个,哪吒吃了四个,气得哪吒用火尖枪给烧饼仙当烤炉,烤出个超大烧饼,这次我肯定赢! 二郎神则坐在青瓷桌边,用青瓷杯慢悠悠地喝茶,眉心的天眼映着窗外的梯田,突然说:这才是山水的味道。
【吃瓜系统】弹出消息:【检测到超萌合作!三个小精怪研发了 青瓷烧饼盏,用小瓷碗装烧饼碎,浇上蜂蜜,据试吃报告说,甜香脆滑,好吃到打滚!】 唐笙往厨房望去,果然见青瓷童捧着小瓷碗,稻穗灵往里面撒谷粒碎,烧饼仙往上面淋蜂蜜,三个小小的身影凑在一起,像幅温暖的画。
青瓷童做 “青瓷烧饼盏” 时格外认真,它从窑里挑了只最匀净的冰裂纹小瓷碗,先用灵釉在碗沿描了圈金边,又在碗底刻了三粒稻谷 ——“这是我们三个的标记。” 它边刻边说,墨色的眼睛弯成月牙,瓷片般清脆的声音里满是得意。稻穗灵则捧着谷粒在旁边等着,等碗凉透了,就往里面撒了层炒得金黄的谷粒碎,“这样垫底,烧饼渣就不会粘碗啦。”
烧饼仙把自己烤得酥酥脆脆,然后小心翼翼地从边缘揪下饼渣,一层一层铺进瓷碗里,棕黄色的饼渣带着芝麻香,在淡青色的碗里堆成小山。“要撒三次蜂蜜才够甜。” 它用梅干菜做的小牙咬开蜂蜜罐,透明的蜜液顺着饼渣缝隙渗下去,在碗底积成小小的甜池。最后青瓷童往碗边插了片稻穗灵递来的稻叶,“这样才像真正的丽水味道。”
第一盏青瓷烧饼盏做好时,三个小精怪都踮着脚围观。孙悟空刚要伸手去拿,就被青瓷童用瓷片拦住:“要先吹三口仙气才行!” 它示范着往碗里吹气,冰裂纹上立刻凝出层薄霜,饼香混着蜜甜突然浓了三倍。猴哥照着做了,刚咬一口就直咂嘴:“酥的脆的甜的香的,全在这小瓷碗里了!”
茶馆里的趣事每天都在上演。有次青瓷童给客人端茶,脚下的瓷轮突然打滑,眼看茶杯就要摔在地上,稻穗灵猛地甩出稻穗枝,像条软绳似的缠住茶杯柄,烧饼仙则飞快地滚过去当缓冲,茶杯稳稳落在它圆滚滚的肚皮上,引得客人拍手叫好。三个小精怪却吓得抱在一起,青瓷童的冰裂纹都差点裂开,稻穗灵的谷粒掉了一地,烧饼仙的芝麻粘了满脸。
中午阳光最暖的时候,稻穗灵会带着一群小稻穗灵在茶馆门口跳波浪舞,金黄色的身子随着风左右摇摆,稻芒碰在一起发出 “沙沙” 的响。有只最小的稻穗灵总跳错节拍,每次都撞到青瓷童身上,把瓷粉蹭得满身都是,青瓷童却从不生气,只是用瓷片给它顺顺稻壳冠:“慢慢来,别着急。”
烧饼仙烤烧饼时总爱出新花样。它往面团里裹过稻穗灵送的谷粒,烤出的烧饼带着稻香;又让青瓷童往炉里撒过瓷粉,烤出的饼边泛着淡青光。有次它想做个梯田形状的烧饼,结果烤成了歪歪扭扭的小山,却意外地好吃,客人们都抢着要,吓得它赶紧把剩下的藏进烤炉缝里。
傍晚收摊后,三个小精怪会坐在茶馆屋顶看星星。青瓷童用瓷片接住露水,滴在稻穗灵递来的谷粒上,说这是 “星星的眼泪”;稻穗灵则把谷粒摆成星座的样子,教另外两个辨认;烧饼仙最懒,蜷在青瓷童怀里,嘴里叼着块没吃完的饼渣,听着风吹过稻穗的声音打盹。
有天夜里突然下起小雨,青瓷童急得在屋顶转来转去,生怕雨水淋湿它的瓷片屋顶。稻穗灵赶紧召唤来一群稻穗灵,用稻秆在屋顶搭了层防雨棚;烧饼仙则往每个瓷片缝隙里塞了把芝麻,“芝麻遇水会膨胀,能挡住雨水!” 三个小家伙忙到后半夜,终于把屋顶护得严严实实,第二天清晨看着没被淋湿的青瓷杯,都笑得露出了小牙。
【吃瓜系统】悄悄推送:【小精怪的秘密基地!它们在茶馆后院挖了个小窑,青瓷童负责烧瓷,稻穗灵提供谷壳当燃料,烧饼仙则用炭火发髻帮忙控温 —— 昨晚刚烧出一套迷你茶具,杯底还刻着 “吃瓜茶馆” 四个字呢!】 唐笙看着系统里的照片,突然觉得这三个小精怪的友谊,就像那青瓷烧饼盏,瓷的清、稻的香、饼的暖,少了一样都不完整。
三个小精怪的秘密基地藏在茶馆后院的竹林里,入口用稻秆编了道伪装门,上面还沾着青瓷童洒的瓷粉,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小窑是青瓷童用窑址里的老瓷片砌的,炉膛里总堆着稻穗灵攒的谷壳,烧起来带着股特别的稻香。每次开窑时,烧饼仙就蹲在窑口,用炭火发髻调控温度,火大了就往里面丢块湿稻壳,火小了就把自己的炭火往里面凑,三个小家伙的脸被窑火映得红扑扑的,像三朵刚绽放的小花。
那天它们烧 “吃瓜茶馆” 迷你茶具时,出了个小岔子。青瓷童在茶杯底刻字太用力,把瓷坯刻裂了道缝,急得眼泪在眼眶里打转。稻穗灵赶紧往裂缝里塞了把糯米粉,“我娘说糯米能粘东西!” 烧饼仙则往窑里多添了把谷壳,“烧得时间长点,说不定能把裂缝烧合!” 结果开窑时,那只带裂缝的茶杯竟变得格外莹润,冰裂纹里嵌着点点糯米白,反倒成了最特别的一只,唐笙把它摆在了茶馆最显眼的位置。
茶馆里的客人们都很喜欢这三个小精怪。有个画年画的老爷爷,总带着颜料来给它们画像,青瓷童的冰裂纹被画成了流动的溪水,稻穗灵的谷粒被画成了闪烁的星星,烧饼仙的芝麻被画成了漫天的萤火虫。有个扎羊角辫的小姑娘,每天都带块麦芽糖来,青瓷童用瓷片切成三块,三个小家伙舔着糖,瓷片、稻穗、饼渣粘了满脸,逗得小姑娘咯咯直笑。
有次来了位挑剔的茶客,说青瓷童沏的茶不够香。青瓷童急得团团转,稻穗灵偷偷往茶壶里丢了把新谷粒,烧饼仙则往茶杯里撒了点烤焦的芝麻,茶泡好时,清香里混着稻香和焦香,竟格外特别。茶客喝了一口就赞不绝口,临走时还买了套青瓷童做的茶具,“这茶里有山水的味道。”
离别的前一天,三个小精怪忙了一整夜。青瓷童烧了套带盖的青瓷盒,每个盒子里都刻着一句话;稻穗灵在盒子里铺了层新收的稻壳,上面摆着饱满的谷粒;烧饼仙则往每个盒子里放了块迷你烧饼,还在饼上印了个小笑脸。唐笙打开盒子时,发现青瓷童刻的是 “记得回来玩”,稻穗灵的谷粒摆成了 “想你”,烧饼仙的烧饼里藏着张芝麻拼的小地图,画着去秘密基地的路。
清晨的瓯江泛着薄雾,三个小精怪站在岸边,眼圈都红红的。青瓷童往唐笙手里塞了块窑变瓷片,“想我们了就看看它,能看见我们在做什么。” 稻穗灵给了把沉甸甸的谷粒,“种下它们,就像我们陪着你。” 烧饼仙则把自己烤得香香的,非要唐笙带上,“饿了就咬一口,有丽水的味道。”
画舫驶远时,唐笙回头望去,三个小小的身影还站在岸边,青瓷童举着小瓷碗挥手,稻穗灵的稻穗在风里摇成金色的波浪,烧饼仙则蹦蹦跳跳的,像块会动的小太阳。她把那块窑变瓷片对着阳光,果然看见三个小家伙正往小窑里添柴,窑烟在晨光中升起来,像条细细的线,一头连着画舫,一头系着丽水的山水。
【吃瓜系统】弹出最后一条消息:【小精怪的约定!它们说要在茶馆等你们回来,每年新谷下来时,就烧一窑新茶具,烤一炉新烧饼,等着用青瓷碗给你们沏新茶呢!】 唐笙把瓷片小心翼翼地收好,心里暖暖的,她知道,丽水的这三个小精怪,会永远在那片山水间,守着青瓷的莹润、稻穗的饱满、烧饼的香脆,等着她回去赴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