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冒泡声,脚下的栈道时不时晃动,偶尔有油污沾到裤腿,留下洗不掉的印记。快到湖心岛时,栈道突然断裂,唐笙被晃得往前扑去,眼看就要摔进泥潭,蒲菜精突然甩出蒲绒,在空中凝成道绿色的软垫,她摔在上面竟丝毫不沉 —— 原来这些蒲绒里掺了灵泉,能瞬间产生浮力。
蒲根埋在片茂密的蒲草丛里,根部的蒲绒在水光里像团雪白的棉花。可周围的淤泥被油污污染,黑得发亮,连金箍棒插进去都只留下个黑印。用我们的蒲叶! 蒲菜精们齐声喊道,几十片蒲叶突然飞向泥潭,在蒲根周围拼出个圆形的印记。唐笙按蒲菜精教的口诀,用掌心贴着蒲叶画圈,那些蒲叶竟慢慢渗入淤泥,在蒲根周围清出片绿色水域。她刚把蒲根拔出来,身后突然传来
的水声,湖心岛的边缘正在坍塌,二郎神的天眼突然射出道金光,在头顶凝成道屏障,将坠落的泥块挡在半空。蒲根上的蒲绒突然散开,在唐笙手心映出幅立体的湖底地图,那些闪烁的光点全是未被污染的蒲菜生长区 —— 原来蒲菜精们早就用蒲绒给每个生长点做了标记。
淮饺神在饺馆的老井旁停下时,雪白的面皮上还沾着新鲜的面粉,发间的荠菜馅突然向四周散开,在地上画出圈淡淡的香气:凝老面的饺皮在井壁的砖缝里,那口井用了百年,井壁上长着层厚厚的面菌,我们的老面就是从那里采的,现在被油污污染,面菌都快死光了。 他往唐笙腰间系了个装满面肥的陶罐,这能让污染的面菌暂时恢复活性,不过最多只能撑一个时辰。
井里散发着股刺鼻的油味,黑色的油污正顺着井壁的砖缝往下渗。淮饺神们用饺皮编成的网将唐笙吊在半空,她伸手能摸到井壁粗糙的砖块,上面布满了被油污侵蚀的黑色斑点。饺皮藏在井壁中间的凹陷处,外面裹着层厚厚的面菌,像件雪白的绒衣。可刚碰到面菌,唐笙突然觉得手心发黏 —— 原来油污已经渗进了面菌里。
快撒面肥! 淮饺神们急得发颤,唐笙赶紧解开陶罐,粉末落在面菌上,那些发黑的地方竟慢慢变回健康的雪白。她刚把饺皮抠出来,井壁突然剧烈摇晃,原来井底的淤泥在油污浸泡下开始松动。孙悟空的金箍棒及时化作道木梯,搭在井口到地面,挡住了掉落的砖块,可更多的油污顺着砖缝渗过来,眼看就要滴到唐笙脚边。淮饺神们突然集体跳进井里,周围的面菌疯狂生长,在井壁周围织出道密不透风的网,将油污牢牢锁在里面。饺皮上的面菌缠着点褐色的油污,唐笙轻轻一吹,油污突然化作层白霜,显露出细密的纹路,竟是幅完整的调馅秘方 —— 原来这饺皮吸收了淮饺神多年的灵气,早已和它们的生命连在了一起。
四个信物在运河码头摆成方形时,含灵盐的馓丝先开始融化,油脂在地面铺开,竟凝成层透明的膜,将散落的油污全兜在里面;嵌船钉的缆绳沉入水底,在河泥里长出细密的根须,那些被污染的泥沙竟慢慢变成褐色的沃土;带蒲绒的蒲根化作道绿色的屏障,将湖里的油污挡在外面,只让清澈的湖水流入;凝老面的饺皮在井口炸开,无数白色的面菌向四周蔓延,所过之处,被污染的井水竟重新变得清澈。
运河净化阵启动了! 漕运仙们欢呼着跃入水中,青灰色的身影在透明的光里穿梭,像无数跳动的水波。唐笙看着那些重新焕发生机的水域,突然发现每个信物里都藏着精怪们的心血 —— 馓丝里凝结着茶馓灵三十年的灵盐,缆绳上裹着百年的船油,蒲根里封存着蒲菜精的灵泉,饺皮上缠绕着淮饺神的老面。孙悟空扛着金箍棒坐在码头边,看着运河里游弋的鱼虾直挠头:原来这些小东西,比俺老孙的金箍棒还厉害。 哪吒的火轮在手里转着圈,红光映在他脸上,映出从未有过的柔和:早知道面菌也能这么有用,我就不总用火烧东西了。
二郎神的天眼缓缓闭上,眼角的余光扫过正在修复的运河,那些漕运仙织的防护网在阳光下泛着银光,蒲菜精种的蒲草闪着嫩绿色的光,淮饺神养的面菌在井壁上开出白色的菌花。他突然开口,声音里带着难得的暖意:这些精怪守护的,不只是这条运河,更是两岸百姓的生计。
唐笙把四个信物的残骸小心收好,馓丝融化的油脂在陶瓶里泛着微光,缆绳的根须在陶罐里继续生长,蒲根的碎片在琉璃盒里闪着星子,饺皮的面菌在布袋里还在蠕动。她知道,这些看似不起眼的东西里,藏着淮安最珍贵的秘密 —— 那些精怪们用生命守护的,正是这条运河的呼吸与脉搏。
第 170 章:淮安(续)—— 吃瓜茶馆
运河净化阵的光芒渐渐散去时,唐笙望着码头上重新喧闹起来的商船,突然提议:咱们开家吃瓜茶馆吧,既能让往来的船家歇脚,又能尝尝淮安的特色吃食。
茶馓灵第一个蹦起来响应,金丝馓丝纹路在阳光下闪着油亮的光:屋顶用馓丝编!再缀上芝麻穗当灯笼,风一吹满街都是香味! 它指挥着小精怪们把最酥脆的茶馓串成帘,挂在门框上,路过的行人忍不住伸手去掰,刚碰到就
断成几截,引得众人笑个不停。
漕运仙们则运来沉船打捞的船板,拼成柜台和桌椅,板面上还留着水浸的纹路,摸上去带着运河的潮气。它们在墙角立了根船桅当挂架,上面挂着蓝布船帆做的帷幔,风一吹哗啦啦响,像坐在摇晃的船舱里。最贴心的是桌角都钉着小巧的船锚,客人的茶杯碰上去,会发出
的清脆声 —— 是漕运仙用船钉特意做的。
蒲菜精们往窗台上摆了洪泽湖的淤泥盆栽,里面种着新鲜的蒲菜,嫩绿色的茎秆从陶盆里探出来,叶片上的露水顺着叶脉滚落,在窗台积成小小的水洼。它们还用蒲叶编了坐垫,摸上去软乎乎的,带着湖水的清冽气,坐久了也不觉得热。有个船家不小心把茶水洒在蒲垫上,水珠竟顺着蒲叶的纹路渗进垫芯,一点痕迹都没留下。
淮饺神们端来百年老面做的桌布,雪白的布面上印着荠菜馅的花纹,凑近闻能闻到淡淡的肉汤香。它们在灶台旁支起口大铁锅,里面咕嘟咕嘟煮着饺汤,蒸汽腾起来,在屋顶凝成薄薄的水雾,连空气里都飘着暖乎乎的香气。最调皮的淮饺神往每个客人碗里丢了片薄如蝉翼的饺皮,说是 尝鲜底,泡在茶里竟慢慢舒展开,变成半透明的模样。
茶馆的招牌由茶馓灵的馓丝、漕运仙的船板、蒲菜精的蒲叶和淮饺神的饺皮共同组成,运河滋味茶馆 六个字,馓丝做的笔画闪着油光,船板刻的轮廓带着木纹,蒲叶镶的边泛着绿意,饺皮拓的底色透着雪白,远远望去,像幅流动的运河风情画。
开业那天,孙悟空自告奋勇当跑堂,金箍棒变成根长木勺,帮着端送茶点。谁知他刚把一盘茶馓放在桌上,就被那酥脆的香味勾得直咽口水,趁人不注意抓起一根塞进嘴里, 一声脆响,引得满店人都看过来。茶馓灵们笑得面屑直掉,递给他杯蒲叶茶:慢点吃,配着这个解腻,不然会噎着。 孙悟空一边点头一边嚼,腮帮子鼓得像只偷食的松鼠。
哪吒对漕运仙的船板柜台好奇得紧,伸手敲了敲,木板发出浑厚的
声。漕运仙笑着往他手里塞了颗船钉:这是从百年沉船上拆的,能在水上漂呢。 哪吒不信,把船钉丢进门口的水盆里,那钉子果然浮在水面打转,引得一群孩子围着看稀奇。他玩得兴起,用火尖枪在船板上烤了串茶馓,金黄的馓丝遇热变得更脆,芝麻粒在火上爆开,香气飘出半条街。
唐笙坐在蒲菜精做的蒲垫上,看着二郎神被一群小精怪围着 —— 茶馓灵往他头上戴了顶芝麻穗帽子,说是 防晒帽;漕运仙给他系了条缆绳腰带,说是 稳身带;蒲菜精往他袖口里塞了片蒲叶,说是 驱蚊符;淮饺神则往他手里塞了块热乎乎的荠菜馅,说是 暖手团。二郎神无奈地任由它们折腾,只有哮天犬在一旁吃得欢,嘴里叼着根茶馓,尾巴扫得桌腿
响。
茶馆里最热闹的要数 运河风味赛。参赛者要蒙眼品尝淮安特色吃食,猜出食材来源。茶馓灵们端来的馓丝分三种:加了灵盐的、拌了芝麻的、浸了蒲汁的,光靠闻香味很难分辨。有个老船家捻起一根放在嘴里,慢慢嚼着说:这个带点湖水的清甜味,是蒲菜精帮忙做的。 蒲菜精们立刻欢呼起来,往他碗里加了勺蒲根蜜。
孙悟空和哪吒比赛包淮饺,孙悟空手忙脚乱地把馅料全捏在面皮外面,活像只漏馅的刺猬;哪吒的火轮不小心烫焦了面皮,饺子变成黑乎乎的一团。淮饺神们笑得直不起腰,手把手教他们捏褶子,最后孙悟空包的饺子虽然歪歪扭扭,煮出来竟没一个破皮的;哪吒的焦皮饺泡在汤里,焦香混着肉香,反倒成了独一份的味道。
傍晚时分,运河上的商船都靠了岸,船家们三三两两地聚在茶馆里,有的围着灶台喝饺汤,有的坐在蒲垫上聊航程,还有的听精怪们讲运河的故事。茶馓灵站在油锅旁,手里的长筷翻飞,金黄的馓丝在油锅里打着旋;漕运仙们坐在门口的船板上,用缆绳给孩子们编小渔网;蒲菜精们往每个茶碗里丢片新鲜蒲叶,说是 添湖气;淮饺神们则守在铁锅旁,时不时往里面丢几个刚包好的饺子,保证客人随时能吃到热乎的。
唐笙望着这温馨的场景,突然觉得这家茶馆就像运河上的一座浮桥,一头连着岸边的烟火气,一头系着水上的漂泊魂。孙悟空和哪吒还在为谁包的饺子更好吃争论不休,茶馓灵和漕运仙们则在一旁打赌,蒲菜精和淮饺神们凑着热闹,用蒲叶和饺皮画出他们争论的样子,引得大家哈哈大笑。
夜深了,茶馆的灯还亮着,漕运仙点燃的船灯挂在门口,光透过蓝布船帆,在地上映出晃动的水波纹。茶馓灵们收拾着散落的馓丝碎屑,漕运仙们检查着船板桌椅的稳固性,蒲菜精们给盆栽里的蒲菜浇了点湖水,淮饺神们则把剩下的老面和好,裹进蒲叶里保存。唐笙知道,这家开在淮安运河边的吃瓜茶馆,会像运河的流水一样,永远流淌在人们的记忆里,成为漂泊旅人最温暖的港湾。
第二天一早,唐笙等人准备继续赶路,精怪们往他们的行囊里塞了满满当当的淮安特产。茶馓灵说:这是用新麦粉炸的茶馓,用灵盐腌过,能放三个月,想家了就尝尝。 漕运仙往包里放了段缆绳:遇到过河的时候,用这个能编简易渡船,比你们的筋斗云稳当。 蒲菜精们往包里塞了袋蒲绒:走夜路时撒点在地上,能引来萤火虫照路。 淮饺神们最后往唐笙手里塞了块老面:想包饺子了,用这个发面,比任何酵母都管用。
唐笙回头望了望那家飘着运河气息的茶馆,心里充满了不舍。她知道,无论走多远,这里的茶馓香、船板纹、蒲菜绿、饺汤暖,都会像运河的波光一样,永远闪在她的记忆深处。而那些可爱的精怪们,也会继续守着这家茶馆,用馓丝、船板、蒲叶和饺皮,温暖每个往来运河的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