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辽北粮仓铁岭(2 / 2)

二人转仙在戏台排练新戏,把唐笙他们的故事编成《西天吃瓜记》。唱到孙悟空偷玉米时,男仙特意学悟空的语气:“俺老孙去也!” 结果跳得太急摔在泥地里,绿袍沾满黑泥,引得台下泥人全笑倒了,有个笑得太厉害,从中间裂成了两半,最后黑土灵只好用米汤把它粘起来。

开业当天,女仙的红绸在门口编了个拱门,上面缀着冻梨和糖葫芦,男仙站在门内唱喜腔,每唱一句就从扇子里掉出把瓜子,有把正好落在二郎神的天眼上,吓得他以为被暗器打中,差点放出哮天犬。黑土灵在门旁摆个泥缸,里面泡着黑泥面膜,说客人敷了能变戏里的模样,结果把二郎神的天眼敷成了三角眼,气得他追着泥人打,泥人们吓得钻进玉米地,结果长出片顶着三只眼的玉米。

玉米精搭的凉棚里,绿袍男仙正跟孙悟空抢最后一个烤玉米。“该放辣椒面!” 悟空举着油乎乎的爪子,玉米粒从指缝往下掉,“俺老孙在火焰山都这么吃!” 男仙用扇子拍开他的手,绿袍上的玉米图案都在抖动:“得蘸白糖!去年唱《西厢记》时,崔莺莺就这么吃!” 女仙突然甩红绸缠住两人手腕,红绸上的亮片闪得人睁不开眼:“都不对!要就着酸菜缸里的辣白菜!酸脆解腻,去年老艺人就着它吃了八个玉米!”

正闹着戏台突然震动,黑土灵大喊:“老艺人来了!” 只见个白胡子老头拄着拐杖走来,蓝布褂子上还沾着玉米叶,二人转仙立刻迎上去,红绸绿扇舞成花。老头一亮嗓子,满茶馆的玉米粒都跟着跳,泥人们敲起酒坛伴奏,连哪吒的火尖枪都在打拍子 —— 枪尖的火苗跟着节奏忽明忽暗,像个调皮的小火苗。

女仙趁机拽着唐笙换装,眨眼间把她变成个小花旦,凤冠霞帔上的亮片晃得人眼晕。引得悟空笑得前仰后合,差点把嘴里的玉米喷出来:“师父这模样,比白骨精俊多了!就是这走路姿势,像只刚学步的小鹅!” 唐笙被红绸缠得迈不开步,气得用扇子敲悟空的脑袋,结果扇子变出串冻梨,正好砸在他脸上。

【吃瓜系统提示:铁岭 “吃瓜茶馆” 分馆开业大吉,触发特殊事件 “戏台狂欢”——

二人转仙的 “戏法糖”:能嚼出不同唱腔的麦芽糖,含着说话会自动押韵;

黑土灵的 “泥浴盆”:泡过能获得黑土地气息,小动物见了会主动亲近;

玉米精的 “金粒雨”:抛洒的玉米粒能化作各种零食,今晚正下冻梨雨。

温馨提示:警惕二人转仙强迫客人对戏(跑调会被红绸绑在柱子上),黑土灵总往茶水里加泥块(说能补铁),玉米精会偷偷往客人兜里塞生玉米粒(以为人人都爱吃)。】

深夜收摊时,唐笙发现戏台柱上的楹联在发光。原来二人转仙把收集的唱腔注入其中,黑土灵的泥汁让字迹化作流动的唱谱,玉米精的金粒沿着谱线滚动,奏出《回杯记》的调子,连空气都跟着震颤。男仙正用扇子沾着月光改戏词,把 “唐伯虎点秋香” 改成 “唐师父啃玉米”,引得女仙用红绸勒他的脖子。

女仙在一旁缝补戏服,针脚里渗出的亮片落在地上,变成群跳二人转的小泥人,有个还学着悟空的样子抓耳挠腮,逗得唐笙直乐。“明天要下秋雨,” 黑土灵蜷缩成泥球,只露谷穗在外面,谷粒上还沾着酒渍,“正好给新种的玉米喂水,到时候请你们吃铁锅炖大鹅!我这黑泥炖出来的鹅,肉香能飘十里地!”

玉米精们钻进粮仓前,往唐笙兜里塞了把爆米花,说是梦里会甜。有个小玉米精太矮,塞完才发现塞的是哪吒的裤兜,吓得抱着爆米花就跑,结果把爆米花撒了一路,现在那条路上的蚂蚁都长得圆滚滚的。二人转仙最后锁门时,突然对着月亮唱了段《大观灯》,声音穿过玉米地,惊起满仓的蝈蝈跟着和,有只蝈蝈唱得太投入,从粮仓顶上掉了下来,正好掉进黑土灵的泥球里,现在每天都能听见泥球里传出跑调的唱腔。

孙悟空抱着酒坛躺在戏台顶,醉得把瓦片当成玉米啃,咔嚓声惊醒了戏台上的泥人,纷纷爬起来给他捶背,结果把他推得滚了下去,正好摔进黑土灵的泥浴盆里,第二天顶着一身黑泥出来,被玉米精当成黑土灵的亲戚,硬塞给他三穗玉米。

哪吒在一旁数玉米粒,说要攒够数串成金链子送给太乙真人。数着数着就打起了瞌睡,手里的玉米粒滚了一地,被夜游的田鼠搬回了洞,现在那窝田鼠天天啃玉米,连尾巴都变得金黄。唐笙望着满天星斗,听着远处黑土地发出的鼾声 —— 那是黑土灵们在泥里翻身的声音,突然明白铁岭的热闹里,藏着比戏台更绵长的滋味。

就像黑土灵说的,最好的玉米要经三季风雨,那些带着烟火气的欢笑,也得在岁月里慢慢熬,才能甜得入骨髓。

第二天清晨,赶早集的人看见茶馆门口,泥人们排着队扫戏台,有个还把扫帚当成了金箍棒耍;玉米精用叶片擦亮招牌,叶片上的露水在阳光下闪成彩虹;二人转仙正对着朝阳吊嗓子,红绸绿扇舞得比朝霞还艳。黑土地上的露珠里,映着个穿戏服的唐僧幻影,正被红绸缠着学劈叉,引得路过的老驴都打响鼻笑。泥人们见了赶紧围上去,有的拽红绸,有的垫泥块,忙得团团转,结果把幻影的戏服都扯掉了半边,露出里面僧袍的一角 —— 原来连露水都记得唐笙的本来模样。

戏台后的玉米地里突然传来 “咔嚓” 声,是那只偷喝仙酒的泥人醒了,正抱着根玉米啃得欢。它头顶的蘑菇帽沾着露水,啃玉米的样子像只胖乎乎的土拨鼠,逗得刚飞来的 “灯笼鸟” 落在它肩上,用亮片羽毛蹭它的泥脸。黑土灵的泥球在田埂上滚了滚,谷穗尖扫过泥人后背,像是在说 “快干活去”,泥人却把玉米棒往胳肢窝一夹,蹦蹦跳跳地追蝈蝈去了。

二郎神站在茶馆门口舒展筋骨,天眼上还沾着点黑泥,活像只没睡醒的猫头鹰。哮天犬叼来块玉米饼,饼上印着个歪歪扭扭的狗爪印 —— 准是玉米精们的恶作剧。他刚咬了一口,就见孙悟空顶着满身黑泥从泥浴盆里爬出来,金箍棒上还缠着片玉米叶,嘴里嘟囔着:“这黑泥比太上老君的炼丹炉还黏!” 话音未落就被玉米精们围住,举着玉米棒往他怀里塞,像是在给新认的 “黑亲戚” 送礼。

哪吒数玉米粒的小摊子前围了群小玉米精,个个举着自己的玉米棒比大小。有个头顶紫玉米的精怪最调皮,偷偷往哪吒的数粒筐里掺了颗鹅卵石,被发现后抱着他的小腿撒娇,叶片手臂上的软毛蹭得哪吒直痒痒,最后只好把鹅卵石当成 “金粒” 收进筐里。

唐笙坐在戏台边的长凳上,兜里的爆米花还带着余温。她望着远处黑土地上翻滚的晨雾,听着二人转仙的吊嗓子混着玉米叶的沙沙声,突然觉得这热闹里藏着种奇妙的温柔 —— 就像黑土灵的泥浴盆,看着粗糙却能暖透筋骨;又像玉米精的生玉米粒,带着点生涩的甜,嚼着嚼着就化在心里。

“唐师父要不要学《回杯记》?” 男仙突然摇着扇子走过来,绿袍上的泥渍已经变成了深色花纹,“我教你唱‘张庭秀回故里’,保证比念经好听!” 女仙跟着转圈,红绸甩出个漂亮的花结:“我教你甩绸子!学好了能把白骨精都绕晕!” 黑土灵从泥里探出半个脑袋,谷穗指着粮仓方向:“先吃个黏玉米垫垫肚!新煮的,甜得能粘住牙!”

孙悟空突然从玉米垛上蹦下来,手里举着个啃剩的玉米芯:“俺老孙也要学!学会了去天庭唱给玉帝听,准把他的龙椅笑塌了!” 哪吒举着火尖枪附和:“算我一个!我用火尖枪打拍子,保准比戏台的锣鼓还响!”

晨光穿过戏台的雕花窗棂,在地上投下细碎的光斑。泥人们扛着扫帚跳二人转,玉米精们举着玉米棒伴舞,“灯笼鸟” 的亮片在人群中飞掠,像流动的星星。唐笙突然明白,铁岭的戏台从不止于方寸之间 —— 它在黑土灵翻滚的泥浪里,在玉米精滴落的甜浆里,在每个为欢笑而颤动的晨光里。

当第一缕阳光爬上 “吃瓜戏台” 的匾额,冻梨串上的冰碴开始融化,滴在黑土地上发出 “嗒嗒” 声,像在为这场永不落幕的好戏打节拍。新的一天,铁岭的故事又在唱腔与欢笑中,慢慢熬成了最香甜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