磐石基地的黄昏被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淹没,铅灰色的云层低垂,豆大的雨点敲打着公寓庭院新移栽的芭蕉叶,发出沉闷而持续的噼啪声,掩盖了池鱼跃水的微响,晚樱的嫩叶在风雨中瑟缩,垂丝海棠纤细的花苞被打落泥泞。
楚砚没有坐在池边,而是斜倚在廊下的一张老榆木摇椅上,深灰色的休闲服衬得他身形愈发清瘦。
雨水顺着黛瓦汇聚成线,在檐角挂下一道透明的水帘,他膝上摊着一本《永乐大典》散页修复影印集,但他却并未在看书,而是在看庭院角落一株被风雨吹打得剧烈摇晃的紫竹。
“楚神,您要的茶。”
后勤处新调来的小方,捧着一个素雅的青瓷盖碗,小心地放在摇椅旁的小几上。
这碗里泡的是雨前龙井,清冽的茶香在潮湿的空气里晕开了一丝暖意。
“修复院的张老托人送来几页明代的地契文书,说是契约精神数据库的关键补遗,已经传到您的终端上了。”
“嗯,谢谢。”
楚砚应了一声,目光又转回了雨幕与紫竹之间,而小方放下茶后,就离开了。
不知过了多久,他才拿起旁边石几上的平板,屏幕亮起,泛黄的电子影像清晰呈现。
几页虫蛀严重墨迹洇散的明代地契,甚至还有被撕的痕迹,而这地契修复的难点在于几处关键人名和地界标识被污损了。
楚砚看着那几处污损的墨团,指尖在屏幕上划过,调出了契约精神数据库的比对模块,结合《古代机关锁具精要》中关于文字藏密的记载,开始还原被刻意涂抹的“界外三亩”等字样,并标注出“若遇灾年,租息翻倍”的阴阳条款。
而他的回复也很简洁明了:“污损处还原:‘界外三亩’,坐标见附图红圈。阴阳条款:‘若遇灾年,租息翻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