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为什么,偏偏就没有武器呢?
若是有武器傍身,她是不是就能在那个乱世中多一分自保之力,少受些伤害?
想到这里,蒋少恒心中已然下了决心。
等琳儿醒了,他一定要让她好好见识见识各种武器。
有些人,即便拥有了逆天的金手指,也只知道囤积些吃喝,
却忘了最能保护自己的东西。
他绝不会让曦曦和琳儿,再重蹈覆辙。
沈岩身上那件半旧的警服还未来得及换下。
接到妻子蒋慧的消息时,他正在处理一起棘手的邻里纠纷。
可手机那头妻子的几分急切与欲言又止,让他瞬间心头一紧。
夫妻多年的默契,无需多言。
他当即就猜到,定是女儿曦曦那边出了什么事,否则蒋慧不会这般匆忙地唤他回来。
果然,推开家门的那一刻。
客厅里灯火通明,一家人都静静地等候着,气氛安静得有些凝重。
没有多余的寒暄,也没有繁琐的过渡,曦曦就那样坐在沙发上,迎着众人的目光。
缓缓开口,讲起了四年的过往。
二十多年的从警生涯,让沈岩练就了一双洞察人心的眼睛。
纵然曦曦的语气听不出太多波澜,可他还是敏锐地捕捉到了她眼底深处潜藏的痛楚——
那是一种积压了太久、浓稠得化不开的痛。
短短几句话,便概括了四年的漫长时光。
沈岩太清楚了,这绝非是真正的云淡风轻。
恰恰相反,这是她还无法完全掌控自己的情绪,却又在拼命克制的表现。
那是一种深入骨髓的本能反应,是他在无数被拐卖的受害者身上见过的、典型的创伤后状态。
他曾无数次面对这样的场景。
每当问及那些不愿回首的过往,受害者们总是眼神闪躲,语气迟疑。
最终用一句轻飘飘的“不记得了”或“不想记得了”,将所有的黑暗与痛苦都掩埋。
他深知,这并非刻意隐瞒,更不是抗拒配合。
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警察,他比谁都明白这种“遗忘”背后的心理机制。
对那些受害者而言,那段被拐卖、受侵害的经历,是刻在灵魂深处的伤疤,是一场午夜梦回都会惊醒的噩梦。
大脑为了保护早已千疮百孔的心灵,会自动启动防御机制,选择性地“遗忘”那些极端痛苦的记忆。
就像给流血的伤口贴上一层薄薄的保护膜,哪怕脆弱不堪,也想尽力避免它再次被撕裂,暴露在阳光之下。
他们不是真的忘了,而是“不敢”,也“不能”记得。
每一次回忆,都像是将自己重新拖回那个暗无天日的深渊,再次经历一遍那些恐惧、绝望与撕心裂肺的痛苦。
那种身心俱疲的折磨,对已经伤痕累累的他们而言,太过沉重,太过残忍。
所以,他们选择用“不记得”筑起一道围墙,将所有的痛苦隔绝在外。
守护住自己好不容易才找回的一点平静,哪怕只是暂时的。
他一直都清楚,比起案件细节的完整性,受害者的心理重建更为重要。
因此,在工作中,他从不会去强迫追问,只会耐心等待,用专业和温柔告诉他们:
没关系,记不起来也没关系,我们尊重你的选择。
等你准备好了,愿意说了,我们再听。
此刻,保护好你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可如今,当这份专业的认知,对上自己的女儿——沈若曦时。
沈岩的心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攥住,疼得他几乎喘不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