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逸缘何兴奋,原来老道在他来西陇任职前说过一件事。
他们道门有一件传承,具体什么不知道,埋在西陇一带的石山石洞上。老道寻了多年,西陇遍地的黄土丘陵,哪有什么石山洞。
而今天在双泉镇,李立民组织工人在挖了一个土丘后发现这土丘表面是一层厚厚的黄沙土,普通的机械不行呀,最好有炸药。但炸药这东西哪能随便弄到,所以把电话打给了张逸。张逸接合老道所说的情况,猜测可能是他们要寻之物的所在。这小石山可能是经过长年累月的风沙覆盖,慢慢形成了黄土丘陵。所以带上青玄青松两人匆匆赶回了西陇,来到了双泉镇,到了石山旁。
这座石山确实很小,就如李立民说的,两个篮球场大小,高也不过二十多三十米。石山上层还覆着一层黄沙土,山的一角己被挖掘机挖了一大块出来,石头五彩斑斓,如水墨丹霞地貌的石山如出一辙。
张逸吩咐李立民停工休整一天,工资照发。他带着青玄青松,三人围着整座山从早上开始查找一些入口或有别样的地方,一直寻到晚上,整座山被他们三人查了个遍,三人不惜消耗内力把外层的松软沙土用劲力拂开,整座山露出原貌。活脱脱就是浓缩版的水墨丹霞。时近黄昏,晚霞的红光把整座山映得七彩锦缎般绚烂。
张逸三人本想今日暂时作罢,明日再继续。但张逸无意往山顶最高处望了望。?整座小山在晚霞中如披金箔,褶皱间流淌着明黄、黛青、锈褐等色彩,岩层在夕阳下泛起玛瑙般的温润光泽。??
但最尖顶有一处引起了张逸的关注。山顶有一块斜顶,色泽纹路都和整座山溶合一起,但在夕阳下,此处却在晚霞下泛不起半点光泽,而且面积不大,有两块门板大小,色泽在夕阳下和周围岩石光泽反差极大。
张逸和青玄青松商议了一下,三人上得山顶对这区域摸敲了一会,三人都脸露异色,亦惊且喜。
三人顾不上天色渐暗,叫青松去镇里买了些油火电筒之类的照明用品,青玄青松带了解毒丹,三人合力,小心翼翼地把这块门板大的区域撬开了,果然是个能移动的石板,但三人所担心的机关之类的东西及一些毒雾暗器什么的,却是没有。
洞口被撬开一个大囗,很大,三人并排可以进入。从洞中用强光手电照入,洞中进入五米处却有一条狭窄的石梯,从山顶一路往下。石梯只能容一人通过。但往下看去,整座石山却是已被挖空了近三分之一,很是空阔。三人都极为震惊,因为看上去都是人手挖掘的痕迹。这得花多长时间才能完成这宏大的工程。石梯婉延回转,由山顶处往下走,三人都是武力超强之人,也足足走了十多分钟才到达平地。青松每隔五米都置放一根蜡烛,青松放了整整三十根蜡烛,三人才到达山底。三人都抬头由下往上望去,整座石山在蜡光映衬下美仑美奂,比之日光照射更加夺目。
到达山底,,四壁光滑,空无一物,极为干燥。东北角留了个一个近两米高,一米宽的洞囗。
三人中,只有张逸有了神识,他尽展神识,把洞内扫描了个遍,没有捕捉到丝毫生物,但依稀有水流之声从那洞口传来。
张逸径直往那洞口走去。出乎意料的是三人以为是个洞中之洞,但洞入小道也是石梯,也是一直往下,开始往下二十多米,多是手土凿出,但越往下,手工痕迹越来越少,而且七彩岩块慢慢变成了灰岩,气温越来越低,岩石表面甚至有水滴渗出。
张逸放开神识往下探去,水流之声渐渐清晰,大概离三人有近百米的距离。三人艺高胆大,越往下走空间越来越大,一开始的单人通道,慢慢变成一辆大客车都可容纳的空间,而且岩洞高度也是越来越高,三人走了有近十分钟,才走完了阶梯,进入到一个巨大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