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青帮总堂的账房里,晨光刚漫过窗沿,沈青梧正对着摊开的账册核对运输线清单,门外突然传来轻轻的叩门声——是陆沉安排的联络员小陈,手里攥着一个用油纸包着的小布包,神色急促却谨慎。
“青姐,海域根据地来的信,是顾先生让人捎来的,说里面有要紧事,只能您亲自拆。”小陈把布包递过来,又补充道,“捎信的兄弟说,顾先生那边刚排查出海叔的线索,特意跟您通个气。”
沈青梧心里一紧,立刻接过布包——油纸裹得严实,拆开后是一张叠得整齐的草纸,上面用炭笔写着几行小字,字迹是顾晏辰的,力透纸背:“青梧,已审出暗探,海叔在根据地有同伙,代号‘四叔’,负责传递零件与补给消息,暂未查明身份;另,海叔已去日军据点,似与上海某帮派势力有往来,需留意青帮内可疑之人,切勿大意。若青帮需支援,可遣人捎信,海域这边已备好渔船,随时能送物资。”
草纸末尾,还画了一个小小的船锚记号——那是他们之前约定的暗号,代表消息属实,无假。
沈青梧指尖摩挲着草纸,心里瞬间有了头绪:海叔与上海帮派往来,十有八九就是青帮里的潜伏者,之前梳理账册时,城郊粮栈的老吴就很可疑,账册里他负责的粮食转运,总有几笔去向不明,陆沉还说过,老吴曾私下接触过日军洋行的人。
“小陈,去把林叔和陆沉请来,就说有海域的重要情报,要立刻商量。”沈青梧把草纸折好,塞进旗袍内侧的暗袋,目光落在账册上老吴的名字上,语气沉了下来,“顺便让人盯着粮栈的老吴,别让他跑了,也别打草惊蛇。”
没一会儿,林叔和陆沉就来了。林叔刚进门,就见沈青梧把顾晏辰的信铺在桌上:“林叔,陆哥,你们看,顾晏辰那边查出海叔有同伙,代号‘四叔’,还说海叔跟上海的帮派有往来,我怀疑就是青帮里的人——粮栈的老吴,你们还记得吗?”
陆沉凑过来一看,眉头立刻皱起:“老吴?他去年才来粮栈当管事,说是杜老板的远房亲戚,我之前查日伪潜伏者时,就觉得他不对劲,好几次深夜去粮栈,说是盘点,实则偷偷转运粮食,问他去向,他只说‘杜老板安排的’,当时没证据,就没动他。”
林叔也点头附和,从怀里掏出一本小账册:“没错,我这边也有记录,老吴负责的粮栈,每个月都少了五十石粮,账册上写着‘损耗’,可码头的兄弟说,好几次看到老吴的船往日军据点的方向开,说不定那些粮食,就是给海叔送的!”
“这么说,老吴就是‘四叔’?”沈青梧眼神一凛,“顾晏辰那边还在查同伙身份,咱们这边要是能抓住老吴,审出真相,正好跟他那边互通消息,把海叔的内鬼网络一锅端了!”
陆沉立刻起身:“我现在就带巡防的兄弟去粮栈,把老吴带回总堂,要是他反抗,就直接控制住,绝不让他把消息传出去。”
“等等。”沈青梧叫住他,“别硬来,老吴在粮栈待了一年,肯定有同伙,咱们设个局——就说总堂要核对粮栈的账,让他把近三个月的明细带过来,在总堂审他,这样就算他有同伙,也没法接应。”
林叔点头称赞:“这个办法好,总堂里都是咱们的人,就算有变故,也能及时应对。我现在就让人去给老吴传信,说青姐要亲自对账,让他半个时辰内过来。”
安排妥当后,沈青梧又让小陈给海域捎回一封信,写明青帮怀疑老吴是海叔同伙,计划半个时辰内审讯,若审出结果,会立刻再传信,让顾晏辰那边同步排查“四叔”的其他线索。
另一边,海域根据地的木屋里,顾晏辰刚把排查“四叔”的任务交给黑狼,小陈捎信的兄弟就回来了,还带回了沈青梧的信。顾晏辰拆开一看,眼里立刻露出笑意——沈青梧不仅稳住了青帮,还能精准锁定可疑人物,比他预想的还要利落。
“黑狼,不用大范围排查了,”顾晏辰把信递给黑狼,“青梧那边查出线索,青帮粮栈的老吴,很可能就是‘四叔’,她已经设局让老吴去总堂对账,咱们这边也同步行动,把跟老吴有过往来的人控制起来——之前负责给粮栈送鱼的刘四,每次都要绕去老吴的船边待一会儿,肯定有问题,你现在就带人去抓他,审出他跟老吴的关系。”
黑狼接过信,立刻点头:“好嘞!我这就去,保证不让刘四跑了,等审出结果,咱们跟青姐那边正好对上,把这两个内鬼一起收拾了!”
半个时辰后,两边的行动同时推进。
上海青帮总堂的正厅里,老吴手里攥着粮栈账册,刚踏进门槛,就觉得气氛不对——陆沉带着几个巡防兄弟站在两侧,眼神凌厉,沈青梧坐在供案前的木椅上,手里拿着那本记录“损耗”的小账册,神色平静,却没半点笑意。
“青姐,您找我对账?”老吴强装镇定,把账册递过去,手指却悄悄往袖口里缩——袖口里藏着一把短刀,还有一张写着日军据点地址的纸条,要是被识破,他就想拼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