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队长也觉得这个主意可行,立刻补充道:“我再把船上的短枪、步枪都藏起来,放在船舱的夹层里,日军就算登船查,也不容易发现。
小李和小王,你们俩年轻,等会儿尽量躲在船尾,别往前凑,日军问起,就说你们是老陈的徒弟,帮着干活的,少说话,言多必失。”
“明白!”小李和小王立刻点头,眼神里重新燃起了希望。
说干就干,众人立刻行动起来。老陈钻进船舱,把渔民的粗布衣、渔网、鱼篓都找了出来,顾晏辰、周队长几人立刻换上粗布衣,小王还从灶膛里摸了点烟灰,给每个人的脸上都抹了点,瞬间就没了之前的模样,看起来和常年出海的渔民没什么两样。
周队长则把短枪、步枪都拆开,零件放进油纸里,藏进船舱的夹层里,又用木板把夹层盖好,再铺上一层干草,看起来和普通的船舱地面没什么不同。小李和小王则把零件木箱搬到船舱中间,用渔网仔细盖好,再在上面放了几个装满干鱼的鱼篓,干鱼的腥味弥漫在船舱里,掩盖了零件的金属味。
老陈则站在船头,调整了一下船的航向,慢慢朝着月牙湾的方向开去,同时还教顾晏辰几人怎么假装整理渔网,怎么摆出渔民的姿态,“等会儿日军过来查,你们别慌,就低头整理渔网,我跟他们说,咱们是青屿岛过来的渔民,刚捕完鱼,要去根据地那边卖鱼,他们一般不会多问。”
顾晏辰点头,跟着老陈的样子,拿起渔网假装整理,手指却悄悄放在身后,随时准备应对突发情况。周队长则站在船尾,假装修补鱼篓,眼神却死死盯着远处的海面——月牙湾的轮廓,已经渐渐清晰起来,海面上隐约能看到两三艘灰黑色的汽艇,正是日军的暗哨。
“快到了,大家沉住气,按刚才说的做。”周队长压低声音,提醒着众人。
老陈放慢了船速,把船朝着月牙湾的航道开去,脸上带着憨厚的笑容,像极了普通的渔民。不一会儿,一艘日军汽艇就朝着“福顺号”开了过来,艇上的日军士兵端着步枪,对着他们大喊:“停下!检查!”
老陈立刻停下船,举起手,脸上堆着笑容:“太君,我们是青屿岛的渔民,刚捕完鱼,要去那边卖鱼,都是老实人,没别的东西。”
日军汽艇慢慢靠近,一个戴着军帽的日军士兵探出头,目光在“福顺号”上扫来扫去,最后落在顾晏辰几人身上,厉声问道:“他们是谁?你的徒弟?”
“是是是,都是我的徒弟,帮着我捕鱼、整理渔网的,都是老实孩子,没见过世面,太君别吓到他们。”老陈赶紧回答,语气里满是讨好。
那日军士兵又盯着船舱里的鱼篓看了看,闻到了干鱼的腥味,眉头皱了皱,似乎有些嫌弃,没再要求登船检查,只是挥了挥手:“快点走!别在这耽误时间!”
“谢谢太君!谢谢太君!”老陈立刻点头哈腰,慢慢发动船,朝着月牙湾外开去。
顾晏辰低着头,手里假装整理渔网,心里却绷得紧紧的,直到日军汽艇渐渐远去,才悄悄松了口气。小王也偷偷擦了擦手心的汗,压低声音说:“总算过来了!太吓人了,刚才我都快喘不过气了。”
“别放松,还没到根据地呢。”周队长提醒道,目光望向远处——信号塔已经越来越清晰,甚至能看到根据地岸边的轮廓,胜利就在眼前了。
老陈加快了船速,“福顺号”朝着根据地的方向疾驶,海风拂过脸颊,带着熟悉的气息。顾晏辰站在船头,望着越来越近的岸边,心里满是感慨——从被日军追杀,到雾海避踪,再到青屿岛遇险、伪装过暗哨,这一路险象环生,幸好众人齐心协力,才一次次化险为夷。
终于,“福顺号”的船身慢慢靠近岸边,岸边已经有几个穿着军装的人在等着他们,正是根据地的同志。“是咱们的人!”小李兴奋地大喊,朝着岸边挥手。
老陈停下船,顾晏辰、周队长几人立刻跳上岸,根据地的同志快步走过来,紧紧握住他们的手:“辛苦了!总算把你们盼来了!零件都安全吗?”
周队长点头,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都安全!没出半点差错,总算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顾晏辰望着身边的战友,又望了望远处飘扬的旗帜,心里的石头彻底落了地——他们终于到了,这场惊心动魄的海上逃亡,总算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