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港信至沪雾锁码头(2 / 2)

最后落款是“杜月笙”三个字,旁边盖着枚小小的朱红私印。

沈青梧盯着“沈老板当年拒同流”几个字,指尖微微发颤。

原主记忆里,父亲沈正宏总在深夜书房看账本,有时会对着一张画着船的纸叹气,那时她只当是生意难,如今才知,父亲是在和武藤的鸦片走私抗衡——难怪灭门夜武藤要问“为何”,那哪里是问二叔,是问沈正宏为何不肯同流合污。

“姑娘,你看这……”阿坤话没说完,隔间外突然传来陈老板的声音:“坤哥,前堂有个穿黑西装的,说是找‘阿青姑娘’,问认不认识沈家公馆的人。”

沈青梧猛地攥紧信纸,将其折成小块塞进衣领——那里贴着皮肤,最是隐蔽。她抬眼看向阿坤,眼神已恢复冷静:“是武藤的人,定是码头那两个长衫回去报信了。你把信收好,我去应付。”

“不行,太危险!”阿坤急道,“那黑西装腰间鼓着,定是带了枪。”

“越危险越要去。”沈青梧扯了扯衣襟,将短褂的扣子扣到最上面一颗,“他找‘阿青’,不是找‘沈青梧’,说明还没认出我。若我躲着,反而露馅——正好问问,他们找沈家的人,到底想做什么。”

说罢掀开布帘,脚步稳得像走在商行前堂,只在路过药柜时,悄悄摸了枚镇纸攥在手心——那镇纸是铜制的,分量足,若真动手,比烛台管用。

前堂里,穿黑西装的汉子背对着门站着,梳着油亮的大背头,领口别着枚银色的樱花徽章——和“沈记”船舷上的徽记一模一样。听见脚步声,他缓缓转身,三角眼扫过沈青梧的脸,突然笑了:“你就是阿青?益民商行的伙计?”

沈青梧垂下眼,摆出怯生生的样子,手指绞着衣角:“是……先生找我有事?”

“也没大事。”黑西装从口袋里掏出张照片“啪”地拍在柜台上——照片上是原主十五岁时的样子,梳着双丫髻,站在沈家公馆的梅树下。“见过这姑娘吗?沈家的,叫沈青梧。有人说,她在商行附近出现过。”

沈青梧盯着照片,心脏在胸腔里狂跳,面上却故意凑近看了看,摇头道:“没……没见过。我们商行都是卖布的,来往的都是买布的太太,没见过这样的小姐。”

黑西装眯起眼,突然上前一步,手按在腰间的枪套上:“真没见过?我听说,你上个月刚到商行,之前在哪混的?”

就在这时,后院突然传来阿坤的声音:“阿青,刚进的这批布有点潮,你过来看看!”声音不大,却带着青帮特有的底气。

黑西装的动作顿了顿,三角眼在沈青梧和后院方向转了圈,突然收起照片,冷笑一声:“若见到这姑娘,立马报给我——武藤大人要找她,有‘要事’相商。”说罢又瞥了沈青梧一眼,才转身离开。

门帘刚落下,沈青梧就靠在柜台上,后背已惊出一层冷汗。

阿坤从后院跑出来,攥着那封杜月笙的信:“他没怀疑你吧?”

“暂时没有。”沈青梧接过信纸,指尖仍有些发颤,“但他说,武藤要找‘沈青梧’,还说有‘要事’——定是发现当年沈家公馆,还有活口了。”

她抬头看向窗外,霞飞路上行人往来,看似太平,可暗处的刀光剑影,已离她越来越近。

而那封带着海腥味的信,此刻在她手中重若千斤——杜月笙将青帮产业托给她,不仅是因为旧情,更是因为沈家和武藤的仇,早已和青帮、和沪上的抗日暗线,缠在了一起。

她要复仇,就再也不能只做躲在商行里的“阿青”,得真正拿起这杆枪,和武藤、和张啸林,硬碰硬地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