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见“星梭一号”和五艘“开拓者级”的舰体上,打开了无数个舱门。成千上万台大小不一、功能各异的工业机器人如同被惊扰的金属蜂群,倾巢而出!它们利用自身的微型推进器,敏捷地飞向眼前那颗小行星,以及周围其他几颗早已被标记好的资源天体。
采矿机器人 如同它的名字,数量最为庞大,它们使用高能激光和物理破碎工具,在小行星表面快速开采矿石。
运输机器人 则负责将破碎的矿石收集起来,汇聚成较大的矿块。
收集机器人 则用它们强大的机械臂抓取这些大块矿石,将其运送回母舰。
“星梭一号”和“开拓者级”的舰腹处,巨大的熔炼模块入口早已打开。被抓取回来的矿石被直接投入其中。内部,基于高强度微波和电磁感应的高效熔炼炉全力运转,将矿石迅速熔炼、分离、提纯,直接转化为高纯度的金属锭、硅晶体等标准化工业原料。
熔炼好的初级产品被内部传输系统精准地输送至“星梭一号”那无比庞大的货舱内,由智能系统进行分类和码放。整个流程高效、有序,几乎完全自动化,只有少数工程师在舰内监控着整个系统的运行。
五艘“开拓者级”则更像固定的前端加工平台,它们专注于对附近较小陨石进行粉碎和初步熔炼,然后将半成品运往“星梭一号”进行最终精加工和储存。
两天后。
“星梭一号”的货舱容量显示已达到百分之九十五。 “报告舰长,货舱即将满载。本次采集目标超额完成。” “很好。停止采集作业,召回所有机器人。‘先锋’舰队,继续你们的工作,‘星梭一号’将先行返回。”
成千上万的机器人如同归巢的鸟儿,迅速返回各自的母舰。舱门关闭。
“聚变脉冲引擎,启动!目标,广寒宫!” 赤红色的等离子流再次喷涌,“星梭一号”这艘满载着五十万吨星辰矿藏的巨舰,缓缓调整姿态,开始加速,化作红色流星,向着月球基地返航。
而那五艘“开拓者级”工业舰,则继续悬停在这片资源富集区,它们将继续进行开采和初步加工,等待“星梭一号”或者其他运输舰的到来,将这片无尽的星海宝藏,持续不断地输送回人类文明的工业体系。
小行星带,这片曾经的荒芜之地,如今已然变成了人类取之不尽的巨大矿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