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量子通讯中继卫星(2 / 2)

其中包括 10 座用于生产和组装玄鸟号的车间,同时配套的制造生产线也在同步建设。

等这 10 座车间正式投产,只要材料管够,一座车间火力全开,3 天就能造出一架玄鸟号飞行器。

“星海,二期工程还得多久才能完工?” 沈渊悬浮在半空中,眼睛紧紧盯着施工现场,开口问道。

星海回应:“依据目前的工程进展情况,二期工程预计 36 天后即可竣工。”

沈渊一听,还得一个多月呢,便点了点头,转身回研发中心去了。

回到研发工作室坐下,沈渊思索片刻后说道:“星海,在幻影 A 型全域量子通信网络系统的基础上,对量子通讯卫星展开推演设计,实现更为广泛的通讯覆盖范围。”

“明白!” 星海的回应简洁有力,核心处理器瞬间进入高速运转状态。

刹那间,研发工作室里的全息投影上,像是被激活的星河,数据如潮水般疯狂涌动。

一串串复杂的代码,以及各种奇异的图形符号,快速交替闪烁,令人眼花缭乱。

星海正在进行大规模的推演模拟运算,从浩如烟海的可能性中,寻找出量子通讯技术的最佳升级可行性方案。

沈渊也在紧盯着全息屏幕,同时大脑也在快速模拟运转。

他的眼睛,如同精密的扫描仪,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随着星海的运算,他的手指不时在操作台上敲击出指令。

口中也不时提出一些问题和建议:“这个频段的稳定性再优化一下,看看能不能减少干扰。“

“稳定性已优化,减少10%干扰,纳入备选方案。”

”你把纠缠光子对的发射频率,提高到太赫兹级别试试,说不定能改善这种情况。”

“纠缠光子对的发射频率提高到太赫兹级别。

预计传输速率和量子比特操作速度提升?1000倍,通信距离增加100倍,信号衰减率降低?50%以上?,纳入优先方案。”

“这里的能量传输效率还可以提升,重新调整一下参数。“

“能量传输参数调整,预计传输效率提升100%,纳入备选方案。”

”对,把能量转化模块的结构,再微调 0.01 毫米,看看效果。“

“转化模块结构微调 0.01 毫米,转化效率提升10%,纳入备选方案”

”再加入一号和二号振金元素特性尝试下。”

沈渊的声音冷静而沉稳,在实验室里回荡,给人一种莫名的安心感。

“加入一号振金元素,其静止特性有效消除量子通信过程中的热噪声与电磁干扰,使纠缠光子对的发射频率顺利突破至太赫兹频段。

同时,该元素吸收 99% 的外部能量扰动,包括宇宙射线、电磁脉冲以及引力波等。

将量子信道的误码率降低至接近理论极限的安全水平,通讯距离提升1000倍以上。

此外,其能量吸收特性与量子隧穿效应相结合,可将通信设备的热能损耗高效转化为可用电能。

能耗降低幅度达 90% 以上,实现设备的低功耗稳定运行。

纳入最优选方案,建议综合其他备选方案,进一步提升性能。”

经过一小时的推演,星海终于给出了一系列升级方案。

沈渊没有丝毫犹豫,他迅速起身,走到实验设备旁,戴上手套。

开始在实验台前,他忙碌起来,各种仪器设备在他的操作下,有序运转,发出轻微的嗡嗡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