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曾静娴返程的日子越来越近。
她每天都把时间排得满满当当。
早上帮老太太给宝宝换尿布,中午跟着学做月子餐。
傍晚还会拉着梁晓悦坐客厅里,絮絮叨叨讲沪市家里的事。
连 “回去后要把哪块花圃改成菜园” ,都跟老太太敲定了三遍。
出发前一天晚上,曾静娴把给宝宝织的小毛衣叠得整整齐齐,塞进布包里。
又拉着梁晓悦的手反复叮嘱:“月子里别碰凉水,宝宝夜里哭了别自己起来抱,让行舟来。
要是奶水不够,就按我给你的方子煮通草鲫鱼汤,记得少放盐……”
梁晓悦笑着点头:“妈,我都记着呢,您放心吧。等宝宝们大一些,就带他们回沪市看您。”
曾静娴眼圈一红,伸手摸了摸摇篮里宝宝的小脸。
“好,我在家等着。行舟把洗好的照片拿回来了。
我带一份回去,给你爸和你爷爷看。他们也盼着你们早点回沪市呢。”
孩子们出生后的第三天,沈行舟从部队里借了一部照相机回来。
自己买了胶卷,给一家人和宝宝都拍了不少照片。
昨天,照片洗好后,他就带回来了。
给老太太和曾静娴各一份,家里留一份。
另外留了好几张,打算给梁家人寄过去。
第二天一早,沈行舟送曾静娴去码头。
梁晓悦把婆婆送出门,曾静娴便不让她出大门了。
老太太把儿媳妇送到了码头,边挥着手,嘴里还喊:“路上注意安全!回去把菜园子整理出来种上菜。我回去就得吃。”
曾静娴回头笑:“好的,我记住了。妈,您在这儿,也别太累着自己!”
船开远了,曾静娴还扒着船舷往岛上望,直到再也看不见熟悉的身影。
曾静娴走后,老太太彻底开启了 “全能太奶奶” 模式。
每天天不亮就起床,沈行舟有时间就会把早餐煮好。
他要是忙起来,老太太就接替煮早餐的活。
再轻手轻脚去看宝宝,要是宝宝醒了,就抱着哄一会儿,让梁晓悦多睡会儿。
有次宝宝半夜哭,老太太怕吵醒梁晓悦。
跟沈行舟一人抱着一个宝宝在客厅里来回走。
老太太嘴里哼着老调子,愣是把自己熬得眼睛发红。
梁晓悦看着心疼,让她别这么辛苦。
老太太却摆手:“我这是锻炼身体呢!你看我现在抱宝宝都不费劲,比在菜园翻土还轻松。”
话虽这么说,她还是会趁宝宝睡觉的时候,赶紧编会儿藤条 。
之前答应给宝宝编的小摇篮,还没完工呢。
沈行舟下班后,总能看到温馨的一幕:老太太坐在藤椅上,一边给宝宝拍嗝,一边跟梁晓悦聊种菜的进度;
梁晓悦靠在躺椅上,手里拿着针线,给宝宝缝小袜子。
有时候范桂香和徐慧琴来串门,还会跟老太太学编藤条,屋里满是欢声笑语。
天气好的时候,老太太会抱着宝宝们在门口晒会太阳。
但是,会避免孩子直面太阳,以免孩子的眼睛被太阳伤到。
没有风的时候,老太太也会允许梁晓悦出来晒会太阳。
有老太太在的日子里,梁晓悦从来没有洗过一块尿布。
她这个月子坐得是真的舒心!
有老太太在,沈行舟上班时也能踏实些。
不必分心担心家里的媳妇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