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再次喝了一口酒,声音不起波澜:“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这世上的事,本就很难完美。”
“天之道,是取有余的来补不足的。”
“人之道,却不是这样,是损不足的去奉有余的。”
他看向张楚岚,眼神深邃:“你觉得,哪个是对的?”
这番话,每一个字都重重敲击在张楚岚心头。
天之道?人之道?
损有余补不足?损不足奉有余?
哪个才对?
张楚岚不知道。
他只觉得自己脑袋更乱了,掉进更深层次的迷茫。
“道爷,这……这真的有对错吗?”张楚岚声音低沉,带着前所未有的困惑。
李道然没有立即回应。他只是静静地看着远方,月色将他身影拉得更长,似乎在等待张楚岚自己找到答案。
夜深人静,山路蜿蜒。
张灵玉刚刚从后山师父的居所出来。
今晚,他向师父坦诚自己修炼水脏雷的迷茫和痛苦。
老天师并没有多说什么,只是让他静心。
可心,又如何能静?
他独自一人走在清冷的山路上,月光将他的影子拉得孤寂而修长。
白天众人艳羡的目光,此刻都化作了无形的枷锁,压得他喘不过气。
“不全”,这两个字,如同魔咒,日夜啃噬着他的道心。
就在这时,他行至一处山崖拐角,忽然听到了前方传来的对话声。
他本不想理会,准备绕路而行,但其中一句话,却如同一道闪电,瞬间劈中了他的天灵盖,让他整个人都定在了原地。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损有余而补不足!
这不正是他所修炼的金光咒和阴五雷的矛盾根源吗?!
金光咒纯阳至刚,是“有余”,而他自身已“不足”,强行修炼,只会反噬自身。水脏雷阴柔内敛,看似在“补不足”,却又让他离大道越来越远。
这进退两难的境地,让他痛苦不堪。
是谁?是谁能一语道破他修行的根本困境?
张灵玉屏住呼吸,悄悄地探出头去。
月光下,他看到了两个身影。
一个是张楚岚,正一脸震撼地坐在地上。
另一个,则是一个穿着粗布道袍的少年,正是白天那个引起无数议论的“道童仙师”,李道然。
他听到李道然仿佛没有看到自己一般,继续用那平淡的语调,对张楚岚说着他听不懂的话。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
“你所谓的‘不摇碧莲’,究竟是在‘守’,还是在‘弃’?”
说完这两句话,李道然便站起了身。
不知何时,那个扛着工兵铲的少女,已经来到了他的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