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安静地用餐,偶尔交换一个眼神,没有提及“枭耀”的市值波动,没有谈论苏家旧案的后续收尾,只有餐具碰撞的细微声响,和窗外偶尔传来的鸟鸣。阳光透过落地窗洒在餐桌上,将骨瓷碗映得发亮,这种平静,比专访时的聚光灯、比市值登顶时的庆功邮件更让人心安,那是历经风雨后,两个强者卸下铠甲,彼此交付信任的踏实感。
“对了,”苏晚咽下口中的鳕鱼,轻声提起正事,语气里带着坚定,“昨天林律师送来了苏家正义基金的首批救助名单,共23户家庭,都是当年被启明基金会牵连破产的。有几户搬到了临市的乡镇,交通不太方便,但我想下周就去走访,他们等了这么多年,总得有人当面告诉他们‘正义没缺席’,总得有人把旧案昭雪的文件亲手交到他们手里。”
陆寒枭放下刀叉,指尖轻轻敲击桌面,语气郑重得像在董事会上讨论战略布局:“当然要去。我已经让周秘书协调了行程,下周三天时间,路线从香港市区到临市乡镇,避开所有媒体跟踪,我让安保团队提前勘察路线,确保不会有记者蹲守。另外,走访前让法务部准备好旧案澄清文件,每户家庭一份,文件里要附上市法院的终审判决书复印件,避免他们再受流言困扰。”他顿了顿,目光落在苏晚脸上,带着关切,“你要是觉得累,我们可以分两天走,不用赶进度。乡镇的路不好走,我让张特助准备一辆越野,再备些你常用的胃药。”
“我没事。”苏晚摇头,眼底闪着光,“这些家庭比我们更不容易。有户人家的孩子当年才五岁,因为家里破产,连幼儿园都没读完就跟着父母去打工了,现在都上高中了。我想尽快让他们安心,尽快让他们知道,当年害了他们的人,都受到了应有的惩罚。”她想起母亲沈静仪当年因启明势力被迫停掉研究时的无奈,更明白“迟来的正义”对这些家庭的意义,这不仅是苏家旧案的收尾,更是对所有被资本伤害者的交代,也是她作为苏家女儿的责任。
陆寒枭没有再劝,只是点头:“好,那就按你说的来。周一会先去市区的三户,周二去临市的乡镇,周三回香港整理走访报告。我陪你一起去。”
午餐在温馨的氛围中结束。陆寒枭坚持不让苏晚动手收拾,自己将碗碟放进嵌入式洗碗机,又用温热的抹布仔细擦拭餐桌,他擦得格外认真,连餐碟摆放过的痕迹都要擦干净,这种“强迫症式的细致”,是他多年执掌集团、注重细节的习惯,此刻却用在了家务上。
苏晚则走到书房门口,想拿本之前没看完的《全球金融史》回客厅,那是她上周在香港书展上买的,还没来得及看完。书房的门虚掩着,她轻轻推开,目光刚落在书桌一角,便顿住了:桌上摊着一本深棕色皮面笔记本,封面上烫着低调的“L”字母,是陆寒枭的私人笔记本。笔记本里用铅笔勾勒着海岛的轮廓,标注着“私人沙滩区域(约500㎡)”“临海仪式台尺寸(10x8)”“植被规划:棕榈树(间距2)”的字样,右下角还写着“马尔代夫?阿米拉岛”的小字,字迹是陆寒枭特有的硬朗风格,旁边还有几处修改的痕迹,显然是反复调整过的。
她正想细看,陆寒枭已擦着手走过来,看到她在书房门口,下意识地合上笔记本,将它放进书桌左侧的抽屉里,抽屉里还放着几本关于“海岛度假规划”的杂志,封面是马尔代夫的星空露台。他语气带着几分刻意的自然:“之前看张特助整理的度假地资料,觉得阿米拉岛的风景不错,随手画了几笔,没什么特别的。”
苏晚没有追问,只是抬头看向他,眼底带着了然的笑意:“阿米拉岛我听过,之前看旅行杂志,说那里的星空露台很有名,晚上能看到银河。要是去度假,在露台上看星星应该很舒服。”
陆寒枭的耳尖微微泛红,很快恢复镇定,他很少有这样“被看穿”的窘迫,却在苏晚面前藏不住心思。“你要是感兴趣,等集团整合结束,我们可以去放松几天。”他没有提及“婚礼”,却在心底默默记下她的话,他原本就打算将婚礼场地选在阿米拉岛的星空露台,她的“感兴趣”,让他更确定了这个想法。
陆寒枭握住她的手,将她往露台方向带:“下午阳光正好,去晒晒太阳吧。张特助说今天的紫外线强度适合放松,不会晒伤。”
露台的藤椅上早已铺好了柔软的羊毛毯,那是苏晚喜欢的浅灰色,上面绣着细小的星辰图案。旁边的小桌上放着她喜欢的柠檬茶,还备了一本她没看完的《全球金融史》。陆寒枭让苏晚坐下,自己则坐在她身旁的地毯上,背靠着藤椅,将她的手放在掌心轻轻摩挲。远处的维多利亚港波光粼粼,海风吹拂着苏晚的长发,带着淡淡的咸湿气息,将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
“晚晚,”陆寒枭轻声开口,目光落在远处的海平面上,那里的阳光正慢慢向西倾斜,“等下周走访结束,我们把手里的紧急事务交接一下,给自己放几天假吧?不用去太远的地方,就在香港周边,或者去你之前提过的瑞士雪山,看看风景。”
苏晚靠在藤椅上,指尖轻轻划过他的手背,他的手很温暖,掌心有常年握笔留下的薄茧。“好啊。其实去哪里都无所谓,只要能好好歇几天就好。”她最近总觉得疲惫,生理期也比往常推迟了几天,却没多想,只当是旧案收尾后身体的自然放松,她习惯了凡事“确认后再行动”,在没有完全确定前,不想让陆寒枭空抱期待,也不想让自己陷入“可能的失落”。
两人并肩坐着,沐浴在午后的阳光里,偶尔聊起基金走访的细节:比如要给每户家庭带些实用的慰问品,给有孩子的家庭带教辅资料,给老人带保健仪器;比如要避开孩子在场时谈论旧案的沉重内容,只说“事情解决了,以后都会好起来”。偶尔也聊起“枭耀”的后续规划:比如医疗板块的技术转化要侧重民生项目,优先落地社区健康检测设备;比如伦理审查机制要联动全球12所高校,建立“跨地域伦理评估联盟”。
没有盛大的庆祝仪式,没有华丽的誓言,这份藏在烟火气里的默契,成了彼此间最郑重的承诺,承诺往后余生,无论商业场上有多少风浪,都要守住这一世的宁静与温暖;承诺无论未来有多少挑战,都要像此刻这样,并肩站在一起,不慌不忙,彼此信任。
夕阳西下时,橙红色的霞光铺满海面,将天空染成了温柔的橘粉色。陆寒枭起身,小心翼翼地将苏晚抱起,他的动作很轻,像抱着易碎的珍宝,“风有点凉了,我们回屋。晚上我让林伯做你喜欢的番茄牛腩,早上试手失败,总得让你吃顿合口味的。”
苏晚环住他的脖颈,将头靠在他的肩头,他的肩很宽,能给她足够的安全感。鼻尖萦绕着他身上淡淡的雪松香气,那是他常用的古龙水味道,熟悉而安心。她想起书房抽屉里那本画着海岛的笔记本,想起他提起马尔代夫时眼底的光,心底泛起一丝隐约的期待,她知道,这个向来运筹帷幄的男人,一定在悄悄筹划着什么,而那份筹划,或许会在某个周末的清晨,以一本摊开的婚礼设计图,温柔地呈现在她面前。
夜色渐深,别墅的灯光温暖明亮,映照着窗内相拥的身影。启明基金会的风波已散,商业帝国的辉煌仍在,但此刻最珍贵的,不是千亿市值的光环,不是全球瞩目的传奇,而是这一室的烟火气,是身边那个愿意为她放下身段、洗手作羹汤的人,是两人之间无需言说的默契与信任。
客厅的落地窗外,星星渐渐亮了起来,像撒在黑色丝绒上的碎钻。苏晚靠在陆寒枭怀里,看着窗外的星空,嘴角带着浅浅的笑意。她不知道未来会有多少惊喜,但她知道,只要和他在一起,那些共同经历的风雨,都会变成照亮未来的光,而书房抽屉里的那本海岛规划笔记本,正悄悄为他们埋下最温柔的“明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