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静仪之光(2 / 2)

周明教授点头,眼中满是欣慰:“静仪若泉下有知,定会为你骄傲。你不仅传承了她的科研精神,更延续了她的善良。”

另一侧,陆寒枭正与汉斯、李伟明交流。汉斯看着实验室的伦理研究方向,赞许道:“陆总,苏总,这项事业具有全球意义。国际刑警计划与实验室合作,共同制定‘跨境科技犯罪的伦理认定标准’,希望能得到你们的支持。”

“当然。”陆寒枭颔首,语气带着运筹帷幄的笃定,“‘枭耀’会提供必要的资金与技术支持,这不仅是公益,更是企业应尽的社会责任。”李伟明补充道:“香港警方也会与基金合作,开展金融安全进校园、进社区的活动,从源头减少犯罪发生。”

媒体记者们紧跟其后,纷纷围拢过来提问。一位彭博社记者率先发问:“苏总,实验室与基金的投入规模不小,是否会影响‘枭耀’的短期现金流?集团未来在公益领域的规划是怎样的?”

苏晚从容应答:“‘枭耀’的现金流储备充足,20亿投入仅占集团流动资产的3.2%,不会影响核心业务。未来我们计划将每年利润的5%投入公益领域,重点支持科研伦理与金融安全,这不是短期行为,而是‘枭耀’长期战略的一部分。”

另一位央视财经记者将话筒转向陆寒枭:“陆总,市场关注‘枭耀’在经历风波后的品牌价值变化。此次仪式是否会成为集团市值提升的契机?您如何看待‘公益与商业’的平衡?”

陆寒枭接过话筒,目光扫过在场的商界代表,声音沉稳有力:“我始终认为,真正的商业价值,不仅在于盈利规模,更在于社会认可度。‘启明基金会’案让我们看清,违背伦理的商业行为终将被市场抛弃;而实验室与基金的成立,是‘枭耀’向市场传递‘可持续发展’信号的开始。短期来看,这或许不会直接推动股价,但长期而言,公信力带来的品牌溢价、投资者信心提升,将是集团最宝贵的资产。”

这番话精准击中资本市场的关注点,记者们立刻追问后续是否有接受专访的计划,陆寒枭微微一笑:“后续我们会安排时间,与苏总一起分享‘枭耀’的战略规划,以及我们对‘商业与爱情’的理解。”,这句回应巧妙,既不显得刻意,又吊足了市场与媒体的期待。

午后1时,仪式圆满结束。嘉宾陆续离场,受害者代表们围着苏晚,递上手写的感谢信,有人甚至带来了自家种的水果,场面温暖而真挚。苏晚一一收下,与每个人轻声交流,承诺会持续关注他们的生活。

陆寒枭站在一旁,看着被人群围绕的苏晚,眼中满是温柔。待嘉宾散尽,他走上前,轻轻握住她的手:“累了吧?我让司机备好了你喜欢的银耳羹。”

苏晚靠在他肩上,避开他的右肩,声音带着一丝疲惫却满是满足:“还好,看到妈妈的理念能延续,看到那些叔叔阿姨重新有了希望,一切都值得。”她抬头看向实验室的玻璃幕墙,阳光在上面映出两人的身影,“寒枭,你说的对,公信力真的很重要。刚才周秘书说,仪式直播期间,‘枭耀’的港股AdR已经上涨了1.8%。”

陆寒枭挑眉,眼底闪过一丝了然:“这只是开始。市场需要明确的价值导向,我们给了他们想要的答案。”他抬手看了眼腕表,“下午还有个视频会议,讨论实验室与高校的合作细节,我们先回去休息半小时,再处理工作。”

两人并肩走向停车场,海风轻拂,带着咸湿的暖意。实验室的白色建筑在身后渐渐远去,却像一座灯塔,照亮了“枭耀”未来的方向,也照亮了苏晚与陆寒枭“以爱为刃,以善为盾”的并肩之路。而此时,香港交易所的电子屏上,“枭耀”港股的买盘正持续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