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冰原追迹(1 / 2)

格陵兰冰洞深处的低温如利刃般穿透防寒作战服,即使加热模块已调至最高功率,苏晚的指尖仍能感受到刺骨的寒意。她蹲在地热转换站的金属外壳前,战术手电的光束聚焦在设备表面的红色指示灯上——灯光以每分钟30次的频率规律闪烁,与艾伦此前破解的“海德拉”设备启动序列比对,恰好对应“能源预充阶段”的特征。身后,队员们正快速更换防毒面具的滤毒罐,刚才神经毒素的残留浓度虽已降至安全阈值,但每个人的面罩镜片上都凝结着薄霜,映出眼底的凝重。

“苏总,环境监测仪显示,下方150米处的地热能量波动正在增强。”负责技术支援的队员递来终端,屏幕上的波形图从平缓逐渐攀升,峰值标记处标注着“疑似能源导管震动”,“如果这是信号塔的能源核心,按当前预充速度,最多48小时就会达到启动阈值——和‘诸神黄昏’的倒计时基本吻合。”

苏晚接过终端,指尖在离线地图上轻点——从冰洞位置到冰缝峡谷核心区,直线距离约8公里,但中间横亘着三条宽度超过50米的冰裂隙,以及一片被暴风雪长期覆盖的“白化区”(极地暴风雪中能见度趋近于零的区域)。更棘手的是新纪元巡逻队虽被暂时甩开,但他们携带的量子信号干扰器已暴露了苏晚小队的大致方位,后续追击只会更密集。

“全员整理装备,10分钟后出发。”苏晚起身,将战术匕首别回腰间,“路线调整为‘Z型规避’,避开冰裂隙的同时,尽量利用冰脊的背风面行进。通讯兵持续尝试激活星耀暗网的‘应急信标’,哪怕只有1秒的信号窗口,也要把这里的坐标和设备参数传出去。”

队员们立即行动,检查雪地靴的冰爪固定情况、补充高热量压缩食品(每块含500大卡热量,专为极地环境设计)。苏晚则走到冰洞入口,掀起伪装用的雪块向外观察——洞外的暴风雪比一小时前更猛烈,风速已突破22米\/秒,雪粒撞击冰壁的声音如同密集的枪声,远处偶尔闪过雪地摩托的灯光,显然新纪元的巡逻队正在扩大搜索范围。

“出发。”苏晚压低声音,率先踏入风雪中。刚走出不到100米,战术头盔的骨传导系统突然传来一阵微弱的电流声,紧接着是艾伦断断续续的声音:“苏总……星链备用节点……捕捉到微弱信号……冰缝峡谷西北侧……发现异常热源点……疑似沈静仪女士……”

声音戛然而止,只剩下持续的杂音。苏晚心中一紧——这是自进入格陵兰以来,第一次接收到如此明确的沈静仪相关线索。她立即示意小队暂停前进,靠在一处冰脊后尝试回拨,却只看到终端上“信号屏蔽强度:95%”的红色警告。

“艾伦的信号是从哪个方向传来的?”苏晚问通讯兵。

“西北方向,仰角约15度,应该是低轨卫星的临时信号窗口。”通讯兵快速调试设备,“但对方的量子干扰器似乎升级了,刚才的窗口只持续了3.2秒,没能完成数据传输,只截获了‘热源点坐标:北纬77°12′,西经61°38′’和‘建筑结构:半地下掩体’两个关键信息。”

苏晚打开终端的离线地形库,输入坐标后,屏幕上显示出一片被标记为“未探测区域”的冰原——这里恰好位于冰缝峡谷的西北支谷,因常年被冰川覆盖,卫星图像一直存在大片模糊区。但结合沈静仪日记中提到的“半地下实验基地”(日记第17页记载:“基地需抵御-50c低温,采用双层合金外壳+聚氨酯保温层,热源来自地热导管”),这个坐标的可信度极高。

“调整目标,优先前往西北支谷的热源点。”苏晚修改路线,“那里如果是沈静仪的藏身地,很可能有信号塔的核心参数,甚至反向抑制装置的关键部件。”

然而,就在小队转向西北方向时,右侧300米处突然传来雪地摩托的引擎声——两辆新纪元的巡逻车正沿着冰脊行驶,车顶上的热成像仪扫描灯在风雪中划出橙红色的轨迹。苏晚立即示意队员卧倒,同时从战术背包中取出“电磁烟雾弹”(能在爆炸后形成直径10米的电磁干扰区,瘫痪50米内的电子设备),拔掉保险栓后扔向侧前方。

“轰——”

烟雾弹在雪地上炸开,淡蓝色的电磁烟雾瞬间弥漫。巡逻车的引擎声骤然变调,显然电子控制系统已被干扰。但不到10秒,备用机械系统启动的声音传来,巡逻车非但没有撤退,反而加速朝着烟雾区驶来——对方显然配备了应对电磁干扰的预案。

“A组左翼迂回,用标记弹封锁他们的视野;b组跟我从右侧冰裂隙绕后,摧毁他们的热成像仪!”苏晚压低身体,踩着冰爪在雪地上快速移动。冰裂隙的边缘覆盖着一层薄冰,稍有不慎就会坠入深不见底的冰层,她却如履平地,这得益于早年在阿尔卑斯山接受的极地特训。

“哒哒哒——”

A组队员的标记弹准确命中巡逻车的挡风玻璃,橙红色的颜料瞬间覆盖视线。苏晚抓住机会,纵身跃至最近一辆巡逻车的侧面,战术匕首精准刺入驾驶位的车窗缝隙,切断了热成像仪的供电线路。车内的新纪元士兵刚要举枪,就被随后赶到的队员用麻醉枪击中颈部,瞬间失去意识。

另一辆巡逻车见势不妙,立即转向撤退,却在转弯时不慎驶入冰裂隙的边缘——雪层突然塌陷,整辆车连同驾驶员一起坠入深谷,只传来一声短暂的撞击声,便被暴风雪吞没。

“苏总,车上的通讯设备还能启动!”队员从被俘的巡逻车上搜出一台加密电台,“里面有最近的巡逻指令,提到‘重点监控西北支谷的半地下掩体,防止目标(沈静仪)逃脱’——和艾伦的线索完全对应!”

苏晚接过电台,尝试破解加密频道。就在这时,她的战术终端突然震动了一下——不是通讯信号,而是内置的“威胁预警系统”被触发。屏幕上弹出一个红色标记,指向西北方向5公里处:“检测到高强度电磁辐射,疑似‘新纪元’的‘极光幕布’区域封锁启动。”

“极光幕布”——这是星耀暗网中记载的新纪元顶级区域屏蔽技术,能在半径10公里内形成电磁真空,任何电子设备都无法正常工作,甚至会干扰指南针等基础导航工具。如果西北支谷的热源点恰好在封锁区内,意味着苏晚小队不仅会彻底失去通讯,连基本的方向判断都将依赖经验。

“加快速度,必须在‘极光幕布’完全启动前进入支谷。”苏晚扔掉电台,带领小队朝着目标方向疾驰。风雪越来越大,能见度已不足3米,只能通过观察冰脊的走向(格陵兰冰原的冰脊因常年风向影响,多呈东北-西南走向)判断方位。途中,一名队员不慎踩空,半个身体坠入冰裂隙,幸好被及时拉住,但雪地靴的冰爪已断裂,行进速度被迫减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