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巧妙的回击(1 / 2)

金樽公馆主宴会厅的水晶吊灯折射出璀璨光芒,将香槟塔的液态钻石映照得如同流动的星河。苏晚刚在主桌落座,指尖便感受到丝绒椅垫传来的细腻触感,而斜对面顾漫儿投来的目光,却如细密的冰针,刺得她后背微微发紧。方才的交锋尚未完全平息,空气中仍残留着未散的火药味,周围宾客看似专注于自身交谈,实则目光不时瞟向主桌,显然在等待这场豪门纠葛的后续发展。

“陆总,听说贵集团近期在推进跨境物流数字化升级?”夏总监放下香槟杯,目光落在陆寒枭身上,语气带着商业谈判特有的试探,“鼎峰在东南亚线的清关效率一直是痛点,不知陆氏在这方面是否有成熟的解决方案?”

这番话看似是常规业务问询,实则是将话题引向陆氏的核心业务领域,既是考察陆氏的实力,也是为后续续约谈判铺垫筹码。陆寒枭微微颔首,正要开口,顾漫儿却突然插话,声音带着刻意放大的甜美,却暗藏锋芒:“夏总监这个问题问得好!跨境物流数字化可是个技术活,涉及供应链协同、数据中台搭建这些专业领域呢。”

她话锋一转,目光精准锁定苏晚,嘴角勾起一抹挑衅的笑容:“苏小姐,哦不,陆太太,您现在在陆氏项目部工作,应该也接触过相关业务吧?不如跟我们分享一下,您对‘跨境物流数字化降低清关延误率’这个问题,有什么看法呀?”

此言一出,宴会厅内的交谈声瞬间降低,数十道目光齐刷刷聚焦在苏晚身上。顾漫儿刻意选用“供应链协同”“数据中台”等专业术语,又将问题聚焦在“降低清关延误率”这个行业难题上,显然是算准了苏晚若回答不出,便会在名流圈面前暴露“专业能力不足”的短板,彻底坐实“靠联姻上位”的印象。

周围传来几声刻意压低的议论,有人露出看好戏的神情,有人则带着同情——在他们看来,一个刚入职的新人,面对如此专业的问题,大概率会手足无措。王莉的远房表姐、海城名媛圈的活跃分子林薇薇甚至低声调侃:“这顾小姐是故意的吧?明知道苏晚是文学专业出身,还问这么专业的问题。”

苏晚握着刀叉的手指微微收紧,脸上适时露出“困惑”的神情,眉头轻蹙,眼神带着一丝“努力思考”的茫然,完美复刻出新人面对专业难题时的无措。她沉默片刻,似乎在组织语言,实则在快速梳理应对策略——直接用专业术语回答会暴露实力,完全回避又会坐实“无能”,唯有以“生活化比喻”为桥梁,既化解尴尬,又暗藏专业逻辑。

“顾小姐和夏总监都是行业前辈,我只是个刚接触物流业务的新人,说的不一定对,要是有不对的地方,还请各位前辈多包涵。”苏晚抬起头,语气带着谦逊的试探,目光扫过众人,“我没接触过实际的数字化项目,但平时网购海外商品时,倒遇到过类似的情况。”

她顿了顿,语速放缓,像是在努力将专业问题转化为通俗表述:“比如我在国外网站买护肤品,下单后要等很久才能收到,最耗时的环节就是‘清关’——海关要核对商品信息、查验是否合规,这个过程就像我们去银行办业务,要排队、填表格、等待审核,一旦信息不全,还要补材料,特别耽误时间。”

这个生活化的比喻瞬间拉近了与非专业人士的距离,几位名媛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夏总监也微微颔首,示意她继续说下去。顾漫儿的脸色沉了沉,却仍强装笑容:“苏小姐这个比喻倒是挺形象,但我们现在讨论的是企业级的物流数字化,跟个人网购可不一样。”

“顾小姐说得对,企业级物流规模更大、环节更复杂。”苏晚顺着她的话锋,语气依旧温和,却逐渐透出清晰的逻辑,“但我觉得道理是相通的。个人网购时,要是商家提前把商品信息、发票、合规证明这些材料准备齐全,清关速度就会快很多;反之,要是材料不全,就会延误。”

她话锋一转,目光落在夏总监身上,语气带着“请教”的诚恳:“我想,企业级的跨境物流应该也是这样吧?如果能提前把货物的品类、数量、合规文件这些数据,通过数字化系统同步给海关和清关代理,就像网购时商家提前上传材料一样,是不是就能减少信息核对的时间?另外,要是能建立一个‘信息共享平台’,让物流商、海关、货主都能实时看到货物状态,就像网购时能查物流进度一样,发现问题也能及时沟通解决,这样是不是就能降低延误率了?”

这番话没有使用任何专业术语,却精准切中了“跨境物流数字化”的核心逻辑——数据前置同步与多方信息共享,恰好是解决清关延误的关键手段。夏总监眼中瞬间闪过惊喜,放下刀叉,身体前倾:“陆太太这个比喻太生动了!您说的‘数据前置同步’,其实就是我们行业常说的‘提前报关’模式;‘信息共享平台’,则是‘供应链协同中台’的核心功能。没想到您能从生活场景中,提炼出这么精准的解决方案逻辑!”

这番认可如同惊雷,让宴会厅内的氛围瞬间反转。林薇薇惊讶地捂住嘴,低声对身边人说:“没想到苏晚还真有想法,这逻辑比有些专业人士说得还清楚。”几位原本带着轻视的企业家也纷纷点头,看向苏晚的眼神中多了几分认可——能将复杂的专业问题转化为通俗比喻,既体现了对问题的深刻理解,又展现了出色的表达能力,这份素养绝非普通新人所能具备。

顾漫儿的脸色彻底变得惨白,手指紧紧攥着桌布,指节因用力而泛白。她精心设计的“专业刁难”,不仅没能让苏晚出丑,反而成了苏晚展现能力的舞台,这让她既愤怒又不甘。顾明远见状,连忙打圆场:“苏小姐真是聪明,能从生活中汲取灵感。不过实际操作中,还涉及数据安全、海关对接标准这些细节,需要专业团队落地。”

“顾董说得对。”苏晚适时收敛锋芒,语气带着谦逊,“我只是随口说说,具体的落地执行,还要靠陆总和夏总监这样的行业前辈指导。”她刻意将功劳推给他人,既符合新人身份,又避免过度吸引关注,完美结束了这场交锋。

陆寒枭坐在一旁,自始至终未发一言,却将所有细节尽收眼底。苏晚从“困惑无措”到“比喻破局”的转变自然流畅,看似是“灵光一现”,但那精准切中行业痛点的逻辑,绝非偶然。尤其是“数据前置同步”“信息共享平台”等表述,与星耀资本去年发布的《跨境物流数字化白皮书》中的核心观点高度吻合,这让他心中的怀疑愈发浓重——这个女人,到底隐藏了多少秘密?

宴会继续进行,苏晚不再主动参与话题,而是安静地倾听,偶尔为陆寒枭添酒、布菜,扮演着“贤惠妻子”的角色,仿佛刚才那个展现出色逻辑能力的人并非她。但陆寒枭的目光却时不时落在她身上,深邃的眼眸中充满探究,试图从她平静的表情下,找到更多伪装的破绽。

“陆总,鼎峰对这次续约的核心诉求,除了降低成本,就是提升清关效率。”夏总监将话题拉回业务,语气严肃,“如果陆氏能在数字化方案上给出明确的落地时间表,鼎峰可以考虑将合作期限延长至三年。”

陆寒枭微微颔首,目光转向苏晚,像是突然想起什么:“苏晚,你在项目部整理过跨境物流的基础数据,说说看,从数据层面看,清关延误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这个问题看似是让苏晚“分享基础数据”,实则是进一步试探她对业务的理解深度。苏晚心中一凛,脸上却依旧保持平静,语气带着“回忆数据”的谨慎:“根据我整理的2023年q4数据,清关延误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申报信息与实际货物不符,占比42%;二是海关查验抽检,占比28%;三是代理公司提交材料不及时,占比30%。不过这些都是基础数据,具体原因还需要专业团队深入分析。”

她刻意强调“基础数据”“专业团队”,弱化自身的专业度,同时精准报出数据占比,既展现了“认真工作”的态度,又不暴露深层分析能力。夏总监眼中闪过赞赏:“数据很精准!这三个问题确实是行业通病。陆氏要是能针对性解决,合作的可能性会大大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