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瑾把最后一叠 1985 年版工业券锁进樟木箱时,指腹蹭过箱沿的檀木纹理。
这箱子还是当年搬去沿海时买的,如今里面装的旧票证早成了古董。
而她灵魂空间里,刚补的两吨东北五常大米正泛着新米的清香,耳边还飘着院外直升机低空掠过的轰鸣。
这八年实在是过去得太快了,时间就像是被按下了加速键。
从那个消息放开前不久,闻到风声的伍家,早早卖出了两份工作。
离退休不远的伍父伍母的也选择了请人帮忙上班。
而一家人则是选择到了沿海的城市,成为了第一批吃螃蟹的人。
一步步从最底层干起,一家人在一起努力奋斗总是不会注意到累的。
到现在伍严的科技公司新引进的全息技术测试机。
从八年前巷尾的 “严记电器维修铺”,到如今占地百亩的 “严氏智能科技园”。
哥哥的步子比她预想的还要快,而自己家的生活也越来越好。
原本旧朴朴的小院,早已变为田园风的小别墅。
“瑾瑾!下来了没?老陈的直升机在门口等十分钟,晚了赶不上全息医疗模块测试!”
伍严的声音从楼下传来,带着科技新贵特有的利落,西装袖口还沾着没擦干净的硅基材料粉末,那是昨晚在实验室熬到三点的痕迹。
伍瑾拎着定制的碳纤维行李箱下楼,桌面摊开的《严氏科技产品手册》还泛着油墨味。
封面上的折叠屏手机薄得能塞进钱包,内页里全息投影设备的参数密密麻麻,最末行印着 “5G 原型机送测倒计时:28 天”。
“哥,你这手册做得跟奢侈品 catalog 似的。” 伍瑾指尖点在 “家用全息影院” 那页,
“上次妈还说想看《贵妃醉酒》,等样机出来,直接给她房里装一套?”
“早安排上了!” 伍严把车钥匙抛给她,眼底闪着光,
“不光京剧,还能扫描故宫的殿宇模型,让爸妈跟站在太和殿前似的。对了,京城四合院的独立医疗室也弄好了,里面的体检仪是咱们自己研发的,连血压都能全息成像。”
“爸妈的体检报告我看了,京城那边的四合院已经装修好,带独立医疗室,下个月就接他们过去养老。”
伍瑾指尖划过手册上的 “严氏科技” logo,想起五年前的深秋。
那时伍严刚从南方淘来第一批计算机主板,在租来的车库里熬了三个月,终于做出第一台兼容机。
卖给科研所时,两人抱着主机箱在雪地里笑出了眼泪。
谁能想到,不过五年,他就变成了能研发手机、计算机、全息技术的科技新贵。
“叮铃 ——” 院门外的铁铃突然炸响,伍瑾扫了眼监控屏,眉头瞬间皱起。
屏幕里林雅抱着个三岁男孩,头发枯黄得像晒干的稻草,眼下发青得能滴出墨,手里的布包破了个角,露出里面皱巴巴的碎花布。
跟八年前那个穿的确良衬衫、眼里冒光说 “要赚大钱” 的姑娘,判若两人。
“瑾同志!开门啊!” 林雅的声音透过门禁传来,还带着刻意的哭腔,
“孩子烧到 39 度,周婶说家里没钱,我手工铺的布还押在供销社,你就借我五十块吧!”
怀里的男孩扯着她的衣角,细声细气喊 “饿”,声音哑得像砂纸磨木头。
伍瑾没开门,按了通话键:“林雅,你孩子发烧,该找孩子爹,找我做什么?”
伍瑾想着:这是又来打秋风了,不过只要我没道德,道德绑架就追不上我。
“可周岩他娶了新的,不管我们娘俩啊!” 林雅拔高了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