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林雅大战小叔子(2 / 2)

林雅心里冷笑,手指在杯沿划了圈:在西北,多少知青连窝窝头都吃不饱,周明却能在家耍脾气要工作,还能得父母偷偷补贴,凭什么?

第二天清晨,林雅跟着老周去供销社买东西,路过纺织厂的公告栏时,故意停下脚步。

公告栏上贴着张红纸,写着“招学徒工,要求会珠算,高中文化”。

她拉了拉老周的胳膊,声音放得柔:“哥,你看纺织厂在招学徒,明子不是不想下乡吗?要是他能学会珠算,说不定能考上,以后就是国营单位的人了。”

老周一听,眼睛瞬间亮了:“真的?那太好了!我跟爸妈说,让你教明子珠算!”

林雅教周明珠算的那天,特意把算盘擦得锃亮,还从帆布包里掏出本旧珠算本,那是她在西北场部借的,上面的口诀被她画了不少圈。

可教的时候,她故意放慢语速,还总在关键处“记错”口诀:“明子,‘六上一去五进一’是这么拨吧?”

说着就把上珠往下拨,却忘了进一。

周明本就没耐心,学了不到半小时就烦了,把算盘往桌上一推:

“这破算盘拨来拨去的,烦死了!我才不学了!大不了下乡,反正你们会给我寄粮票,还能比在学校上课累?”

林雅赶紧拉住他,脸上满是“担忧”:“明子别放弃啊!我听说乡下可苦了。”

“冬天没有煤炉,晚上睡觉被子都冻硬,开春还得去地里挖冻红薯,手上全是冻疮。哪有城里舒服?”

“你要是进了纺织厂,冬天有暖气,还能天天吃食堂的红烧肉呢。”

这话反而戳中了周明的逆反心,他甩开林雅的手,嚷嚷着:“苦怎么了?我不怕!反正我就不学珠算!下乡就下乡,谁怕谁!”

林雅心里暗喜,表面却叹了口气:“那你可得跟叔叔阿姨说清楚,别到时候后悔了,又怪大家没劝你。”

当天晚上,周明就跟周父吵了起来。

他拍着桌子喊:“我就不学珠算!要下乡就下乡,你们别逼我!”周父气得脸通红,抓起桌上的搪瓷缸就想砸,却被周母拦住。

可这次,周父没松口,第二天一早就去居委会报了名,把周明的名字填在了下乡名单里。

这可不是周明闹闹造成的,周岩这个大哥早就看周明不顺眼很久了。

毕竟周明现在又没挣钱,还一直花家里的钱,花的那不就是自己以后的家产嘛。

就在一旁添油加醋,促使了这件事情的发生。

周明拿到下乡通知的那天,当场就哭了。

他拽着周母的衣角,眼泪鼻涕糊了一脸:“妈!我不要下乡!我错了!我学珠算还不行吗?”

周母也红了眼,想跟周父求情,却被周父瞪了回去:“现在知道错了?早干嘛去了?晚了!”

林雅坐在旁边,喝着周母炖的萝卜排骨汤,汤里的肉炖得软烂,咬一口满是鲜香。

她看着周明哭丧的脸,心里满是畅快,不仅除了个潜在的麻烦,还让周家觉得欠了她人情。

周明下乡那天,周家人都去送了。

他穿着件旧棉袄,头发乱糟糟的,再也没了之前的嚣张,手里攥着个布包,里面是周母塞的粮票和咸菜。

林雅站在老周身边,看着他被知青队的人带走,突然觉得心里松了口气。

这颗定时炸弹,总算被她送走了。

没过多久,林雅和老周领了证。

领证那天,林雅穿了件新做的蓝的确良连衣裙,是她用在暗市买的布料做的,领口绣了朵小小的栀子花。

老周骑着自行车载着她,车轮压在石板路上,发出“咯噔咯噔”的响。

回到周家,堂屋的桌上摆着红烧肉、炒青菜,还有一碗糖水蛋,蛋黄颤巍巍的,撒着点白糖。

周父难得露出点笑,给老周倒了杯高粱酒:“以后好好过日子,别让雅丫头受委屈。”

周母拉着林雅的手,把一个布包塞给她:“这里面是我攒的几块布票,你留着做新衣服。”

“以后好好和岩子过日子,早日给周家生个大胖小子。”

林雅接过布包,指尖触到里面的布票,心里却很清醒。

周家的接纳带着算计,周明的下乡藏着她的手段,往后的日子,还得靠自己步步为营。她夹了块红烧肉放进嘴里,甜香在舌尖散开,却没让她放松警惕。

窗外的夕阳把影子拉得很长,她知道,在这个年代,安稳从不是女人的,只有自己争来的才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