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特里没有推辞,从衣袋里数出摩拉放在柜台上,拿起面包,转身推门走入寒风中。
回家的路上,他在一家亮着暖黄灯光的书店前不自觉地停下脚步,望着橱窗里的书影怔了片刻。
但最终还是低下头,继续朝家的方向走去。
快到家门口时,米特里惊讶地发现,刺玫商会店铺前排起了一条长长的队伍。
他忍不住向一位排队的人打听情况,对方告诉他,商会正在售卖一种叫“恩情煤炉”的民用煤炉。
据说只要一块一百摩拉的蜂窝煤,就能让整个屋子暖和上一整天,还能顺便烧水、做饭。
而这煤炉本身也只需一万摩拉。
听说是林焕总统心系至冬百姓,亲自设计出来的。
米特里听完,毫不犹豫地站到队伍的末尾。
冬都每个月的供暖费用是五万摩拉,对于他这样的底层工人,是一笔沉重的负担。
相比之下,煤炉要便宜得太多。
队伍缓慢地向前移动,不知过了多久,终于轮到了他。
工作人员将一台印有林焕总统头像的煤炉递给他,还额外附赠了十块蜂窝煤。
米特里拎着煤炉、蜂窝煤和那袋面包往家走,心头百感交集。
他明白,煤炉和蜂窝煤这样的价格出售,刺玫商会根本就不赚钱。
那位伟大的总统先生,是真心在关照他们这些至冬的平民百姓。
然而,一想到至冬与枫丹之间日益紧张的关系,不由心中一黯。
正思绪间,他已经走到家门前。
这是一间简陋得近乎破败的房屋。
墙壁上的灰泥剥落得斑驳不堪,裸露出底下暗沉的砖块;窗户上好几块玻璃都带着裂纹,被寒风刮过时,发出细微的呜咽。
米特里轻轻打开房门。
两个冻得瑟瑟发抖的小女孩立刻扑了上来,紧紧抱住他:“哥哥,你终于回来了!”
看着妹妹们冻得发红的小脸,米特里心疼不已。
他连忙按照使用手册,在她们好奇的注视下,在屋外引燃了煤炉。
橘红色的火苗倏然跃起,温暖的热力随之弥漫开来。
两个小女孩欢呼着围坐到煤炉边,伸出小手感受着久违的暖意,被火光映红的脸蛋上,终于绽放出灿烂的笑容。
米特里将煤炉放入屋内,在上面架上炉子,煮了一锅热气腾腾的土豆汤。
“哥哥,你昨天答应今天要给我们讲林焕总统的故事呢。”一个妹妹扯着他的衣角,声音里带着小小的撒娇和期待。
米特里歉意地回应:“我今天忘了买书了,明天一定买。”
“那可说好了。”
“嗯!”
三人围坐在一起,一边喝着热腾腾的土豆汤,一边吃勉强可以下咽的面包。
“哥哥,我们什么时候能吃到那种又软又甜的牛奶面包?”
“等到女皇至高理想实现的时候。”
“可还要等多久啊?”
米特里无法回答这个问题。
他不知道答案,也已不再期待答案,而是更期望另一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