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技术员凑过去看:“可能是传感器故障,也可能是管道漏水。”他打开设备箱,拿出检测仪器,“我去测线路,您去看看灌溉阀?”
李大叔点点头,光柱转向田边的控制阀。走到近前才发现,阀门旁的泥土有点反常的湿,用脚踩了踩,果然软乎乎的——水下渗得比别处快,八成是管子裂了。他掏出手机,点开“农田管家”App,对着阀门拍了张照,上传故障位置:“报个维修单,明天让师傅来修。”
(远处突然传来“窸窣”声,光柱扫过去,是两个身影蹲在4号田埂上,手里的设备正对着稻穗。)
“是小陈他们?深更半夜不睡觉,在田里干啥?”李大叔压低声音。
张技术员调亮设备屏幕:“看他们的操作,像是在采集夜间生长数据。现在的年轻人,研究起作物的‘作息’来,比盯手机还上心。”
光柱下,小陈和同伴正用红外仪扫描稻穗,屏幕上实时显示着稻粒的饱满度变化:“凌晨两点,灌浆速度果然比白天慢30%,这数据太关键了!”同伴兴奋地记着笔记,“明天把夜间温控调一下,说不定能提高饱满度。”
李大叔看着他们专注的样子,嘴角撇了撇却没说啥——去年小陈他们用夜间数据调整种植方案,稻子确实比往年饱满,这是实打实的效果。
张技术员的终端突然发出急促的“嘀嘀”声,屏幕上3号田的光点变成红色:“不好,传感器离线了!”两人赶紧往3号田跑,光柱劈开黑暗,照见传感器的线被田鼠咬断了,断头处还挂着点鼠毛。
“这小东西,净添乱。”李大叔骂了句,蹲下身帮张技术员接线,手指被线茬划破也没在意。张技术员剥开线皮,对接、缠绕、包绝缘胶带,动作麻利:“接好就能用,数据能自动补传,丢不了。”
(接完线,终端屏幕慢慢亮起绿色,丢失的曲线重新续上,像断了的线被小心接起。)
往回走时,田埂上的路灯忽明忽暗,李大叔看着终端上恢复平稳的曲线,突然说:“以前觉得夜里巡田是瞎折腾,现在才明白,这黑夜里藏着不少庄稼的‘悄悄话’呢。”
张技术员笑了:“可不是嘛,数据连着网,光跟着人,再黑的夜,咱心里也亮堂。”
手电筒的光柱在田埂上蜿蜒,像条发光的蛇,缠起散落的星光、跳动的数据,还有庄稼人夜里不歇的心思。远处的机房里,服务器的风扇低鸣,储存着千万条数据,织成一张看不见的网,兜住了这片土地的日与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