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军事禁区(2 / 2)

捌陆军以往打开局面,靠的主要就是两条路子。

一个是打鬼子,靠打几场胜仗来向乡亲们宣传,这样,那些被曰军祸害过的百姓自然就会支持捌陆军,争着抢着要参军。

另一个办法是整治那些作恶多端的地主富户。

归根结底,说穿了就是要让老百姓实实在在得到好处。

可这两个法子在晋西北行不通,因为这儿实在太穷了。

鬼子只占了县城,其余的乡镇压根懒得去管。

再加上自从冈本一夫这个老鬼子当上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后,对老百姓的态度也变了。

晋西北的曰军也开始收敛起来,不再随便杀人放火,百姓对他们也没了早几年那股刻骨的仇恨。

这样一来,捌陆军就没法靠打仗打鬼子来激发群众的热情。

甚至有些地方的老百姓还反感捌陆军,原因也很直接——捌陆一来,鬼子就跟着来报复,村子就得遭殃。

至于斗地主这条路,在晋西北也走不通。

整个地区竟然找不出几个像样的地主。

就算有那么一两个,为人还挺开明,平时也不怎么欺负人,这就让人头疼了。

王彦说道:“政委,我看情况不错啊,最近几天报名参军的年轻人多了不少,已经收了一百多个新兵了吧?”

赵刚道:“还不是靠地瓜和棉布换来的。”

“要是没每人五十斤地瓜、三尺布做补贴,你看有几个肯来?”

“这不挺好嘛。”王彦说,“只要老百姓有想法,咱们就能想办法满足,最怕的是他们啥都不图,那时候才真是束手无策。”

赵刚却皱眉:“可问题是,咱们的东西有限,总不能一直拿物资换兵员吧?”

“为啥不能这么干?我觉得挺实在。”王彦不以为然,“东西用完了,再想办法弄就是了。”

“再弄?”赵刚摇头,“怎么弄?金矿指望不上。”

“还真有门路。”王彦说,“这次出去找矿,我发现晋西北的老百姓除了种鸦片,还种了不少烟叶,一路上晾的全是烟叶子。”

“这不稀奇。”赵刚说,“这地方土地薄,也就适合种点烟草。”

“正因如此,”王彦接话,“咱们才该因地制宜,办个卷烟厂。”

“卷烟厂?”赵刚一愣,随即眼睛微亮,又问,“老王,这事靠谱吗?”

“太靠谱了。”王彦答得干脆,“办烟厂,关键就三点:原料、销路和技术。”

“先说原料,根本不是问题。

晋西北本来就在种烟,等厂子一开,还能进一步扩大种植。”

“再说销路,不说别的,光咱们独立团里有多少老烟枪?”

“太岳区、晋绥边区、晋察冀那边都需要,甚至还能往陕甘宁送一些,让上面的首掌也尝尝咱们自己出的烟。”

“还有晋绥军、中央军,连鬼子和伪军都能卖——只要烟够好,根本不愁没人买。”

赵刚这才说出顾虑:“可咱们没技术啊,做出来的烟能比得上骆驼牌、老刀牌、大前门,或是曰本的菊花牌?”

“未必不行。”王彦一笑,“我倒觉得那些牌子也没多好抽,真下功夫琢磨一下,咱们照样能做出更带劲的烟!”

赵刚惊讶:“老王,你没开玩笑吧?你还懂卷烟?”

王彦嘿嘿一笑,嘴上说得轻松:“政委,谈不上精通,略知一二,但足够用了。”

其实他是吹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