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偏偏就是这些转入山区的队伍,在这个节骨眼上动手炸桥,切断了铁路线,直接拖住了第110师团的援兵脚步。
眼下太原局势危如累卵。
每耽误一分钟,都可能带来无法挽回的后果。
筱冢义男沉声问:“铁道队那边怎么说?桥多久能修好?”
田中隆吉神色凝重:“回复说是最快也要二十四小时。”
“二十四小时?!”筱冢义男脸色一沉。
其实这个速度已经算快了,技术条件摆在那儿,不能再苛求。
但对于困守孤城的曰军来说,整整一天两夜——三十六个小时——简直如同漫漫长夜。
更可怕的是,期间只要再生变故,时间就完全没法估量。
野泽纪夫上前一步建议:“将军,是否考虑调第37师团北上支援?”
“第37师团?”筱冢义男眼神微动,问道,“他们现在何处?”
野泽纪夫汇报:“第37师团已接近长治,但捌陆军386旅的南下支队早已撤离,目前行踪不明。”
“城里的物资也被捌陆军尽数运走。”
“虽尚未清点具体损失,但数目必然不小。”
“更严重的是对地方士绅心理的冲击,不少人原本支持皇军,如今恐怕会心生动摇,态度也会变得模棱两可。”
筱冢义男沉声回应:“那第37师团现在绝不能贸然深入,否则一旦捌陆军突然杀回,地方乡绅对皇军的信任将彻底崩塌!”
“长此以往,长治迟早变成无法掌控的区域。”
“命令第37师团,当前首要任务是稳住局势,恢复秩序。”
“其次才是追击和清剿386旅的南下部队。”
“哈依!”野泽纪夫低头应命,随即又问,“那太原方面该如何应对?”
筱冢义男语气凝重:“太原内城坚守两天应无大碍,皇协军第8混成旅或许也能顶住压力。
只要铁路部队能按时修复正太线,第110师团能在三十六小时内抵达,局面就能稳住!”
……
旅部这边,旅长也意识到时间紧迫。
他立刻召集各团团长与直属营主官紧急开会。
李云龙带着牛蛋匆匆赶到太平寺偏殿,正巧碰上孔捷。
只见孔捷双眼通红,嘴角裂着口子,明显是急火攻心。
新二团迟迟打不开突破口,把他愁得茶饭不思。
李云龙一见这模样,吃了一惊:“老孔,你这是咋回事?看着跟熬了几宿似的?”
“你才熬几宿呢,你全家都熬着。”孔捷瞪他一眼,没好气地回嘴,“净说些不吉利的。”
李云龙也不恼,咧嘴一笑,正要说话,却见丁伟从门口进来,立刻迎上去搭住他肩膀。
“老丁,今天没捡着便宜吧?”
“放屁。”丁伟白他一眼,“你们独立团捞着好处了?”
“就是。”孔捷也插话,“你们不是号称咱们旅头一号主力团,兵强马壮的吗?咋也没见你们冲进城去?”
“快了。”李云龙嘿嘿一笑,“我们正憋着大招呢。”
“吹牛不上税是吧?还大招。”孔捷嗤笑,“你能使出什么花招?”
“孔二愣子,别不信。”李云龙压低声音,“到时候准让你吓一跳。”
三人边说边走进偏殿,只见旅长站在地图前,眉头紧锁,神情肃然。
三人当即立正敬礼:“旅长!”
“到了?”旅长回头示意,“都坐下吧。”
三人落座后,和丁国良等几位营长互相打了招呼。
旅长也坐了下来,语气沉重地说:“下午这一仗,咱们386旅各团各营打得都不理想,甚至可以说非常糟糕!”
“但这不怪你们。”
“责任在我这个当旅长的。”
“是我低估了攻城战的难度。”
“不过话说回来,不只是咱们旅,整个捌陆军都没打过这种规模的大城市攻坚战。
以前最多拔几个炮楼,打个据点,顶多拿下个县城。
像太原这样的省城,还是头一回动手。”
“所以打得不顺,可以理解。”
“大家不必背思想包袱。”
听旅长这么一说,孔捷和丁伟脸上神色顿时放松了些。
李云龙依旧懒散地坐着,看似漫不经心,眼神却格外清明。
旅长这次开会,本意就是为给手下主官减负,让他们卸下压力,轻装上阵。
只有没了负担,才能真正发挥战斗力。
但他很快发现,这番话对李云龙根本多余。
于是他转头看向李云龙:“你小子鬼主意一向多,要是有想法,这时候可别藏着掖着。”
其他几位团营长的目光,齐刷刷落在李云龙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