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上盖着一块布,只见他伸手一拉,布幔滑向两边,露出一幅巨大的作战地图。
地图所展示的区域正是晋东南。
图上标着三个醒目的红色箭头,还有六个稍小的箭头,外加四条粗线围成环形,几乎将整个晋东南山区包围在内。
这正是筱冢义男筹备已久的A号作战方案。
田中隆吉拿起一根教鞭,指着地图说道:“司令官阁下的A号计划,总结起来就是八个字:四角六路,铁壁合围!”
日军向来纪律严明,尽管众人心中好奇,却无人出声打断。
田中隆吉继续介绍道:“所谓四角:东北方向由第4旅团负责,封锁井陉至阳泉一线;西北方向为第3旅团,负责阳县到太原一线;西南方向归第9旅团,负责太原到汾阳一线;东南方向则由第16旅团负责,负责汾阳至潞安一线。”
“这四个角,构成一道铁壁,务必将捌陆军主力困死在晋东南。”
“至于六路进攻:第一路由第36师团主力组成,由潞安出发,向北经黎城,直扑辽县;第二路由第41师团主力组成,由阳泉南下,经平定、昔阳,同样指向辽县;第三路则是山本特工队,由小路直插太岳根据地核心地带。”
“第一、第二路的任务,是摧毁捌陆军主力,随后对太岳区进行反复清剿,直到整个晋东南不再存在成建制的捌陆军。”
“第四路由骑兵第36联队配合独立战车第一分队组成,负责阳泉至太原一线机动警戒;第五路由骑兵第37联队搭配独立战车第二分队,负责太原至沁县一线;第六路由骑兵第41联队联合独立战车第三分队,在沁县至潞安一线实施机动警戒。”
“这三路的任务是搜剿突围的小股敌军,尽最大可能将捌陆军残部歼灭在封锁线内!”
说完,田中隆吉提高嗓音问道:“诸位,任务是否明确?”
被点名的两位师团长、四位旅团长以及山本一木齐声应道:“哈依!”并起身行礼。
田中隆吉看向筱冢义男,后者摆摆手:“我没别的补充。”
田中隆吉便宣布:“那就请各位返回防区,抓紧准备。
给你们三天时间,七日正式开始扫荡行动。”
“哈依!”山本一木等七人齐声应答,随即行礼告退,各自散去。
第37师团的野佑一郎却站在原地,脸上浮现出一丝尴尬。
他是在场所有部队长官中,唯一一个没有接到作战任务的人。
这种被排除在外的感觉,让他心里有些不是滋味。
不过筱冢义男并未真的将他遗忘。
“野佑君。”筱冢义男站起身来,缓缓开口,“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这次行动我没有安排第37师团参加?”
野佑一郎略作思索,答道:“大概是兵力已经足够,有没有我们,影响不大。”
“不,野佑君,你理解错了。”筱冢义男轻轻摇头,“就算是对付一只兔子,狮子也会全力以赴。
捌陆军狡诈多端,再多的兵力也不为过。”
野佑一郎恭敬道:“请司令官指点。”
“你喜欢下棋吗?”筱冢义男忽然问道。
“谈不上喜欢,略通皮毛而已。”野佑一郎摇头答道。
“懂一些就好。”筱冢义男点头,“棋局中有一种策略,叫做‘后手’。
意思是在局势尚未明朗时,先行布下一子作为伏笔。
待到关键时刻,这枚伏子往往能左右胜负。”
……
与此同时,捌陆军总部驻地王家峪。
几位高级指挥员都围在地图前,神情凝重。
左副参谋长语气沉重地说:“根据各地传来的消息,阳泉、太原、汾阳、潞安等地的日军已经全部出动。”
“目前已知的,至少有六个师团。”
“还有坦克部队,数量不少。”
“可以确定,这次扫荡的规模远胜以往。
保守估计,日军出动兵力已超过六万人。”
听到这个数字,会议室内的气氛更加压抑。
要知道,129师加上太岳军区的民兵,总共也不过三万人。
“该死!”咾总一拍桌子,低声怒吼,“筱冢义男这老鬼子是想一口吃掉整个太岳军区!”
刘师长冷冷一笑:“他要是真敢这么干,恐怕得先换副好牙。”
左副参谋长皱眉道:“但面对如此规模的扫荡,我们以往的打法恐怕已经不管用了。”
过去捌陆军对付日军扫荡的惯用战术,是利用山地地形与敌周旋,把敌人拖疲拖垮,再趁机反击。
日军进山围剿,往往难以捕捉捌陆军主力,反而经常遭到袭扰,苦不堪言,最终只能撤兵。
但这一次显然不同,敌人兵力充足,极有可能采取“铁壁合围”的战术。
所谓铁壁合围,即先在根据地外围设置封锁线,再派精锐部队深入腹地反复扫荡,迫使捌陆军主力分散隐蔽。
待捌陆军分散后,封锁线逐步内缩,像拉网一样层层推进,将我军逐步压缩、围歼。
如此一来,根据地将失去成建制的武装力量,只剩零星游击队。
这种战术,冈村宁次曾在冀中使用,造成严重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