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非得我们狼牙小队去当教官吗?咱们独立团有一千多号老兵,练过功夫的也不少,让他们来教新兵,也完全够用了。”
赵刚皱起眉头,缓缓说道:“王参谋,你想提升狼牙小队的战斗力,我完全理解。
但你们小队的基础已经很不错了,就算暂时停训一阵子,影响也不大。
可对这些新来的战士来说,能有你们这样的高手亲自指导,进步肯定更快,你说是不是?”
赵刚觉得自己都已经说到这份上了,几乎可以说是掏心掏肺了。
王彦苦笑:“政委,道理我明白,但我们还有更紧急的任务要完成。”
李云龙冷冷道:“瞎扯,现在还能有什么比训练更重要的事?”
“还真有。”王彦认真地说道,“团长,我问你,我们现在还有多少弹药储备?”
李云龙狐疑地看了他一眼:“你问这个干嘛?”
说完,他还不自觉地瞄了赵刚一眼。
他不是不信任赵刚,只是赵刚这个人太讲情义,太顾大局。
万一他知道独立团有多少家底,哪天地方部队或兄弟部队的人过来求援,他一动恻隐之心,几万发步枪子弹就出去了。
王彦道:“我记得6.5毫米的步枪子弹应该还有30万发吧?”
李云龙没好气地说:“差一点,准确来说是发。”
王彦扶了扶额头,真是抠到个位数了。
他继续说道:“就算算30万发吧,现在我们团马上要扩充到3000人,每人平均下来才100发,这点弹药真的够用吗?”
鬼子的士兵每人配发的子弹都是200发起步。
也就是说,独立团最多也只能凑出半个基数的弹药。
这点弹药顶多打一场中等规模的伏击战,打一场大型伏击战都吃紧,更别提正面作战了。
李云龙顿时来了兴趣,沉声问道:“你是想搞弹药?”
“对。”王彦点点头,“为了应对即将到来的春季大扫荡,我们狼牙小队准备尽量为我们独立团多搞一些弹药。”
赵刚皱眉道:“弹药哪是那么容易搞到的?”
停顿了一下,他又问:“你不会是打算去打军火库吧?”
“那不可能。”王彦摇头,“就我们狼牙小队这几个人,连阳泉的军火库都拿不下,小鬼子也不是吃素的。”
“我也觉得不现实。”李云龙附和道,“那你打算怎么搞?”
王彦笑道:“积少成多,聚沙成塔。
我们打算把根据地周围的小据点、炮楼清一遍。
虽然每个据点缴获的弹药不多,但我们周围据点不少,加起来就不少了。”
李云龙眼前一亮:“这倒是个好主意。”
赵刚却不以为然:“你以为据点炮楼是那么好打的?”
王彦微微一笑,忽然用日语说道:“政委,那可不一定。”
赵刚一听就明白了,思索着问道:“你是打算冒充日军,搞一次奇袭?”
“没错。”王彦笑道,“让老王把那两件破呢子大衣补一补,烫一烫,糊弄一下据点里的鬼子,还是可以的。”
……
说干就干。
在获得了李云龙和赵刚的许可后,王彦直接去找了老阎,把在魁头岭伏击战中缴获的那两件毛呢大衣拿了过来。
这两件呢子大衣是从黑岛联队的两个军官身上扒下来的。
其中一件挂着中佐的军衔,另一件是少佐的军衔。
至于黑岛森田那件大佐大衣,早就被烧成了灰,根本没法再穿。
王彦拎着这两件有些破损的大衣找到老王,开口问道:“老王,能补吗?”
是的,别看老王其貌不扬,可他就是个全能手。
除了会打铁、做饭,还是团里的卫生员兼裁缝,谁的衣裳破了都找他补。
当年红四方面军过草地的时候,他就一路缝补过来,没少出力。
老王接过呢大衣翻了翻,点了点头:“行,破洞里面垫层布,我再缝得细密些,不靠太近根本看不出来。”
说罢,便拿出针线开始修补。
王彦又让魏大勇找来一块铁板,放到炉灶上加热。
等老王把两件大衣上的破口都补好后,王彦又拿那块烧得发烫的铁板,加点水,当作熨斗来烫呢子大衣。
虽然效果不如真正的电熨斗,但也差不多。
忙活了两个多钟头,两件崭新的日军呢子大衣已经整整齐齐地挂在了衣架上。
王彦又从老阎那儿讨来一盒鞋油,把自己的长筒皮靴擦得油光锃亮,接着穿上那件中佐军衔的大衣,嘿,还真有点像模像样的鬼子军官。
李云龙正好走进来,看到后笑骂道:“你这小子,还真像个鬼子军官。”
他一转头,又看见穿上少佐大衣的魏大勇,又笑骂一句:“你这就不行了,怎么穿都像个光头和尚。”
魏大勇一听,不好意思地直挠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