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两个华夏骑兵(2 / 2)

你以为鬼子都是傻的?会平白无故地把马、刀、子弹都送给我们?”

“这……”孙德胜说不出话来,他哪能想得这么周全。

王彦又问:“我只问你一句,骑兵连参战还是不参战?”

“干!”孙德胜一咬牙,“老王你说,啥时候动手?”

“别等什么好日子了,就今天!”王彦也是担心夜长梦多,事情会出岔子。

“好!”孙德胜干脆地应下,“我一会儿就把队伍带出去。”

“行!”王彦点头,“咱们在离杨村十里远的野猪口汇合,记得跟兄弟们说,这只是常规训练,别引起注意。”

……

快到中午时,王彦和孙德胜已经悄悄潜伏在虎亭据点附近的树林里。

先把马匹拴好,然后借助灌木的掩护,慢慢靠近林子边缘。

可刚靠近边缘,两人就听到前方传来一阵人喊马嘶,动静不小,明显是朝这边来了。

孙德胜紧张地说:“妈的,这就被发现了?”

“不是。”王彦冷静地回应,“是鬼子在练劈刺。”

“练兵?”孙德胜稳住心神,扒开灌木朝外看去。

只一眼,他的眼中就泛起一丝血红,因为他看到一群狼狈奔跑的国军战俘。

几个鬼子骑兵正骑马追杀,马刀一挥,人头落地。

“看到没?”王彦低声说,“鬼子拿国军兄弟当活靶子练劈刺!”

“这些畜生!”孙德胜咬牙切齿,“老子非得宰了他们不可!”

王彦点头道:“等下动手,砍翻一个就撤,别贪战。”

“明白!”孙德胜应道,“我又不是愣头青,不会和鬼子硬拼。”

王彦说:“先回去准备,等下一波鬼子出来,咱们就动手。”

……

夕阳斜照,源义勇挺直腰板站着。

他是黑岛联队第1中队的中队长,军衔是大尉。

日军骑兵联队通常有两种编制,一种是辖四个骑兵中队,另一种是两个中队。

大多数师团直属的骑兵联队都只编两个中队,另加一个骑炮排和后勤人员,总人数大约千人左右。

但黑岛联队是个例外。

它属于独立混成第4旅团,却拥有四个骑兵中队,兵力将近一千五。

相比起联队长黑岛森田,源义勇始终认为自己才是真正的贵族。

因为他的家族传承已有数百年,而黑岛家不过才发迹两代。

所以,源义勇从心底看不起黑岛森田,认为他不过是靠了有个进了皇室的姑姑才坐上联队长的位置。

若论骑术,黑岛连给他提鞋都不配。

毕竟,他曾代表国家在柏林奥运会上夺得过马术金牌。

如果不是战争,他本该在去年东京奥运会上再夺一枚奖牌。

至于冠军?因为他清楚,自己赢不了那个总是懒洋洋的炊事兵。

今天的劈刺训练只来了一个中队,正是源义勇指挥的第1中队。

“第1小队第3小组,准备!”他一声令下,队伍中立刻分出十几名骑兵,催马向前,排成一线。

在他们面前,站着十几个衣衫褴褛的国军战俘。

源义勇扫视战俘一眼,突然厉声喝道:“跑!”

十几个战俘立刻撒腿狂奔,朝着前方三公里外的树林冲去。

十几名日军骑兵却静立不动,只是将马刀平举,冷冷地注视着他们远去的背影。

源义勇眼神冷峻,毫无波动,这个年轻人是个极端的军国主义狂热分子,坚信所有非大和民族的族群都应被彻底清除。

国军战俘迅速向两公里外奔逃。

源义勇高高举起的右手缓缓挥下。

刹那间,排成一列的十几名日军骑兵立刻策马冲出。

夕阳映照下,十几把闪亮的马刀瞬间划破天际,寒光凛冽。

源义勇连看都懒得看一眼,这些俘虏的命运早已注定。

从他们一早被押到这片荒野起,生命便进入了终结的倒数。

尽管他们抢先跑了将近两公里,但皇军的骑兵一定能在他们逃入树林前追上,并尽数斩首。

从昨天到现在,从未有例外。

没有一个俘虏成功逃进密林。

正当源义勇准备点燃一支菊花牌卷烟时,眼角余光忽然瞥见,三公里外的树林中竟冲出两个身影。

他猛然回头,这是……

华夏骑兵?

还真是,两个华夏骑兵!

虽然只有两名骑兵,却毫不犹豫地向十几名日军骑兵发起冲锋,显然是为了营救那些被追杀的战俘。

身后的骑兵顿时激动起来,跃跃欲试。

源义勇却伸手制止,不过是两名骑兵,根本无需整个中队出动。

第一小队第三组的十五名骑兵,就足以斩杀这两个不知死活的华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