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道之恒道 > 第38章 洋河龙王(三)

第38章 洋河龙王(三)(1 / 2)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老龙王端坐在龙床之上,目光如炬地看着眼前这两个刚刚落座的身影。他的眼神先是在武将军身上停留片刻,然后缓缓移向了另一旁的王大东。

只见那老龙王微微眯起眼睛,若有所思地说道:“这位年轻人啊,别看其年岁尚轻,可他的神魂却已然历经数千载岁月的沧桑磨砺。能够寻觅到这方神秘之地,想必应是你独具慧眼、神通广大所致吧。”

闻听此言,王大东心中一惊,赶忙站起身来,向着老龙王恭恭敬敬地深施一礼,口中忙不迭地道谢:“多谢老爷爷谬赞!小的名叫王大东,乃是柴沟县龙王村人士。今日贸然前来叨扰您老人家清修,实在是罪过罪过,万望您大人有大量,多多海涵呐!”

龙王爷爷略一沉思,仿若在那浩渺的历史长河中探寻着什么,而后缓声道:“龙王村,我知晓了,那可是在遥远的北魏时期,皇帝拓跋焘曾从山东迁徙来四十多万民众与数百名技艺精湛的能工巧匠,如繁星般汇聚于京师平城(今山西大同)及其周边,他们如辛勤的蜜蜂般从事着农牧业生产。与此同时,还让他们修筑了县境内那犹如巨龙般蜿蜒的魏长城,它宛如一条长龙,东起东洋河西岸,穿过出气山和香炉山,在桃沟村处折向南行,最终抵达南堰截村南山顶的烽火台,全程长达几十公里。”

停了一会,龙王爷爷又道“那时候,从山东远道而来的兄弟两家人,犹如两颗闪耀的星辰,在此地安家落户。哥哥王明仁家宛如一只矫健的雄鹰,栖息在半山腰;弟弟王明义家恰似一只温顺的绵羊,静卧在山脚下。他们两家人皆如勤劳的蜜蜂,终日不辞辛劳地开荒种地、上山砍柴,日子过得如蜜般甜美!有一年,大旱如恶魔般肆虐,我宛如慈悲的救世主,为此地行云布雨。恰在此时,他们目睹了这神奇的一幕,于是,我现身的地方便有了一个神圣的名字——龙王村,也就是哥哥家住的地方;而”

龙王爷爷满脸慈爱地看着王大东道:“想必你就是王明仁的后人了吧!”

王大东道:“应该是吧!我们家犹如那苍松一般,一直世居在龙王村,从来没有离开过。”

龙王爷听闻,不禁开怀大笑,声若洪钟:“你我果真是有缘啊!这二人便是你的先祖王明仁、王明义,想当年,我见他们勤劳善良,宛如仁义君子,便度化他们来到这龙宫。无论我身体状况如何,他们始终如一地伴我左右,如影随形!”言罢,龙王爷伸手向着身旁的两人一指。

王大东悚然一惊,面色惨白,慌忙跪地,对着两人行起了大礼参拜:“后辈年幼无知,万望先辈多多海涵!”

两人急忙上前,将大东扶起,宽慰道:“快快请起,一千多年过去了,竟还能见到你这位后起之秀,我兄弟二人也深感欣慰了。”

就这样,那几个人像是打开了话匣子一般,开始你一言我一语地问起各种问题来。他们从家长里短聊到历史典故,从古至今,滔滔不绝,好不热闹!每个人都沉浸在这场愉快而热烈的交谈之中。

正在众人谈得兴高采烈之时,只见王大东突然开口问道:“龙王爷爷,不知您是什么时候受的伤呀?”他的目光紧紧盯着眼前这位神秘的龙王爷,充满了好奇和关切。

龙王爷微微眯起双眼,似乎陷入了对往昔的回忆当中。过了好一会儿,他才缓缓说道:“想当年,那还是在明英宗朱祁镇时期发生的土木堡之变啊……”说到这里,他不禁轻轻叹了口气。

王大东一听,顿时瞪大了眼睛,惊讶地追问道:“土木堡之变?这么说来,您当时也参与其中了吗?”他的声音因为激动而略微有些颤抖。